萧浊 作品

29砒霜

    ,这一点十分有利,第三,应靖波应该还是这个潜伏小组的“钱袋子”,能够名正言顺的就收活动资金。

     赵继统翻越案卷,法医鉴定应靖波是服了混在那剂中药里的砒霜而身亡的,现在要查的就是谁在药里下了毒。

    中医施大为开的那张药方里没有砒霜,十余味中药里也没有致人死命的物质(施大为已经当众喝下后来煎的那碗汤药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以将施排除。

     从法医对药渣的化验结果来看,砒霜是下在原药里,而不是下在已经煎好的汤药里的。

    那么,是谁把砒霜下在原药里的呢?这要看获得这剂原药的途径和经手人了。

     根据之前台西区**卫生科的调查,应靖波夫妇离开施氏诊所后就分手了,应靖波去办事,刘巧玲则去施大为指定的“九源堂国药号”买药。

     “九源堂”接待她的是账房先生黄承议,他按照施大为开的那纸药方抓了药,包好后交给了刘巧玲。

    刘巧玲回家后,按照丈夫的事先吩咐把药浸泡后放在厨房里,直到晚饭后才煎药,其间家里没有外人进来过。

     应靖波的两个孩子是学龄前儿童,应该排除在下毒人之外。

    所以,有条件在这剂中药里下毒的人只有两个:“九源堂”账房黄承议和刘巧玲。

    黄、刘两人中,会是谁下了毒呢? 殷贤铭趋向于认为是刘巧玲,而仇越则认为问题多半出在“九源堂”的那个账房黄先生身上,两人之间于是发生了争论。

    殷贤铭的观点听上去好像比较符合逻辑:黄承议跟应靖波素不相识,更谈不上有什么利害关系,缺乏谋害应靖波的动机,没有动机的犯罪,这可能吗? 仇越的观点也有道理:据治安民警的调查,是刘巧玲坚决支持要对死者进行验尸鉴定的,如果是她下的毒,符合犯罪心理的做法应该是想方设法阻止。

    可是,刘巧玲却没有这样做,所以,说明她心里没有鬼! 赵继统制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