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会战(一)前期

    内核的前提下,将背景设定改成“山海世界”中青丘,转为讲涂山氏姐妹成长的故事。

     钱师妹听到池影的建议后,都惊呆了! 她没想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变,于是池影又把相关的一些IP概念和电影局的后续的拍摄计划都跟她透露了一些。

     这时候钱师妹才转过弯来。

     紧接着钱师妹就问道:“师姐,真要要纳入这个IP体系,倒也没有关系。

    就像您说的那样,故事内核逻辑不变,人物承前启后,讲一个神话世界的女性成长故事,也挺好的…… 但是,我个人对拍这种特效多的神话故事完全没底,我投资一多,心里就慌。

    ” 池影安慰她道:“没关系的,你可以先改编完善剧本,具体的拍摄往后放一放。

    我拍《蚩尤之战》也需要信得过的人当帮手,你跟着我先把第一部走一遍。

    这样既可以增长经验,又可以不断依据拍摄过程中的实践来做你自己那部电影的加减法。

     比如说,你的男主角可以是我这部电影中的黄帝阵营中的应龙。

     按照《山海经》中记载,应龙也是黄帝阵营中一员大将。

    在第一部电影中,关于应龙的情节不多,主要就是他蓄水攻九黎大寨,赤松联合风伯掀滔天洪浪,反噬黄帝军,应龙重伤。

     后续是女魃加入战局,克制了风雨,反败为胜。

    但是战后应龙也跟天女魃一样,因为在凡间参与战争后,沾染了人间浊气,无法回到天上去。

     所以战争结束后,应龙不得不带着满身创伤在青丘附近隐居,后续又与跟涂山氏姐妹中的老二成为了好友。

     应龙在故事的一开始是阴郁的,颓废的,愤怒的。

    他觉得自己被辜负了,甚至是遭到了背叛。

    是他和女魃帮助黄帝打赢了这场仗,最终却遭受到了这样不公的待遇,失去了天神的身份,孤独地留滞在人间。

     但是后续却在与涂山氏姐妹的相处中,逐逐渐开朗,最后应龙少年解开心结。

    即便无法回到天上,成为天上的神祗,那他可以游历人间,于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应龙逐渐化解了心中的怨恨,成为守护人间的神祗。

     至于故事的最后,有没有跟涂山氏最小的姐妹结为夫妇,会不会与涂山氏的老二成为‘意难平’,这都可以再设定了,但是内核是不变的。

    ” 池影这样说完了以后,钱师妹都佩服死了——还可以这样搞? 但是她具体再想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池影又跟她讲了一些相关的拍摄事项,包括后续会用数码技术来拍摄,特技拍摄时大量CG技术的运用,以及剧本中心和国内电影系统目前的一些大变革…… 就是这样,钱师妹遭受了一次灵魂冲击,而华影集团又有一部“山海世界”的IP电影诞生了。

     池影把这个设想跟雷大佬和韩主任讲了一下,两个人都觉得非常不错。

     第一部在筹备中,第二部后续的故事框架又出来了,紧随着《蚩尤之战》后面的另一个故事已经有下文了,这速度刚刚的! 整个IP系列的电影,就在这样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迅速往前推进着。

     系统内的各兄弟单位也积极参与进来。

    因为按照最近一次会议商定,各家单位都有出资,所以都很起劲儿。

     甚至有一些国内电影系统内的同事们,就戏称此次IP电影《山海蚩尤之战》的拍摄为“华国电影大会战”。

    前线指挥部就是剧本中心,各大电影制片厂就是各分部作战主力。

     钱师妹本来已经向京影厂提交了上一个版本的拍摄计划。

     所以这次回去,不得不又找到了厂领导,说了一下最新的改编设想。

     京影厂的领导们这边眼睛都亮了,“这样好,这样好!前面第一部池导拍完了,后面我们就可以紧随其后,拍摄属于我们自己的IP电影。

    而且这部电影要是不拍什么战争场面,特效镜头不多,投资不大的话,我们自己厂干脆全部承担下来了,所有的版权都是我们自己的,后面要卖那个IP啥的,我们一家就把钱赚了……” 于是京影厂把这部暂定为《山海青丘》的电影拍摄计划列为下一个年度的重点工作计划。

     这次池影计划采用的数码拍摄,相关的摄影机具“索尼HDW-F900”摄像机已经从米国这边运过来了。

     这些设备都是由华影集团出面,与供货商签订了国际租赁协议,然后调进国内使用的。

     之所以是租赁而不是购买,实在是这一类新型摄影机造价实在太高,要 直接买下来的话又是一笔大的固定资产投入。

    而且池影知道,这种高科技设备价格下跌是非常惊人的,他们先借,用完了再还回去,这样就可以摊薄成本,说不定到下一部的时候,现在租的价格就能买下一部新机器了。

     而第一次全体内部会议结束后,关于华国电影改制与发展战略的内部文件已经开始下发,包括IP电影拍摄的计划,也列入了电影局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计划,各家都加快工作节奏,力求不掉队。

     这时候,池影写的那份报告也逐渐流出来了,最起初是在业内相关人士手里下流传,只能说看过的人都叹为观止。

     郑志宏算是行业内最先看到的那一拨非官方人员。

     最初,在探讨《西行》的IP产品发售时,郑志宏就敏感的意识到,这些系统内单位应该还有下一步计划。

    但是当时是国内第一次做IP周边发售,事情千头万绪,大家都忙得团团转,所以他也就没有细问了。

     等韩主任和雷大佬决定引入民营资本参与《蚩尤之战》的拍摄时,才又把郑志宏叫过来了,征求他的意见,是否要参与华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IP电影拍摄。

     郑志宏听到这个拍摄计划,当时就要求参与,但是对于为什么需要整整一个亿的投入,他也提出了自己疑问——为什么一部电影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