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杨盼娘眉头微蹙,趴在新家的美人塌上,托腮看刚买回来的小报。

    白绾绾惬意的趴在她的背上玩线团儿,不时的拿毛茸茸的尾巴扫一下她圆嘟嘟的脸。

     老二杨士林坐在旁边的小木凳上,吃着一碟儿山楂蜜枣甜糕,他今日休息,早起扫罢院子便闲下来了。

     “这个李氏小报真是无耻!” 才扫了几眼,杨盼娘便突然发火,把手里的小报的扔到脚踏上。

     气呼呼的道: “总是暗搓搓的拿大姐是女子说事儿,女子写的话本儿怎么了,女子写的话本儿也比你卖的好,一天天的写书不行,嫉妒别人倒是能耐的很!” 杨士林喝了一口茶,擦了擦手。

     将吓得从她背上跳下来的白绾绾抱在怀里,笑着道: “这有什么可气的,都是各家小报的卖报手段罢了。

    你信不信,若是大姐现在愿意去李氏小报写书,他们保证供着大姐,李氏小报上也全说大姐的好话。

    ” 杨士林在报房做事,倒是明白其中的弯弯绕,这都是各家报房打击对手的手段罢了,他们巴不得大姐和朱雀门小报解约,投入自己报房呢! “哼,你到底是哪一边的?一点都不同仇敌忾!” 杨盼娘哼了一声,不满的把白绾绾抢了过来。

     作为《梦回盛唐》的忠实拥趸,她每次看到小报上夸自家大姐的文章就开心,就觉得遇到了知己。

    遇到诋毁的,就气的不行,恨不得给人找出来咬上两口才解气。

     看杨士林这样笑嘻嘻就来气。

     “我知道,我也姓杨啊,我当然是站在咱大姐这边儿的。

    ” 杨士林见她不高兴。

     一脸认真的耐心解释道: “其实,你光看发刊量就知道了,大姐是女子的消息传出之后,朱雀门小报的销量并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九千多份,如今总发刊量已经快九万份了,这可是整个汴京城的头一份儿啊,比新闻和小报加起来还多了一倍呢,可见,大家并不是那么在意大姐是男是女,就是喜欢大姐的话本儿。

    咱们该高兴才是,那些小报上的酸话,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又何必浪费时间去理会。

    ” 鸡同鸭讲,这是销量的事儿么? 杨盼娘翻了个白眼儿,没理会他。

    起身抱着白绾绾往书房而去,看着正在伏案忙碌的杨蔓娘。

     抿了抿嘴儿,轻声道: “大姐,我帮你整理稿子吧。

    ” “唔,好。

    ” 杨蔓娘喝了一口菊花甘草茶,点头应了句,继续写稿子。

     作为一个话本儿作者,对她来说其他事情都是过眼烟云,过了就过了,唯有每日坚持更新才是王道。

     之前的章节里,杨蔓娘花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大唐长安城的巍峨与繁华,描写了武德年间君臣的风貌,描写了女主雪梦萧在大唐的成长,交友和日常生活,以及她给大唐带来的一些好的改变。

     上半段的故事至此也该告一段落,女主雪梦萧穿越大唐的故事,也该进入下半段了。

     时光匆匆而过,一转眼一年又过去了,雪梦萧也进入了碧玉般珍贵二八年华,到了该考虑终生大事的年纪。

     五月节的时候,姨母尹德妃便私下跟皇帝李渊提议,要把侄女雪梦萧许配给太子李建成做侧妃。

    毕竟在尹德妃看来,于公,李建成是太子殿下,未来的皇帝,自己的侄女嫁给太子做侧妃,那就保证了尹家在新朝的地位和荣华富贵。

    于私,太子年轻有为,相貌端正,而且人品贵重,性子温润如玉,也是自家侄女的良配。

     想来侄女雪梦萧断然没有不愿意的道理。

     李渊是很欣赏雪梦萧的性子的,也一直考虑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原本,他是打算让和雪梦萧年岁相当的三子李玄霸娶雪梦萧做王妃的,尹德妃突然又提议太子,所以李渊便暂时把自己的想法搁置了下来,准备再看一看再决定。

     当然,这一切雪梦萧本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很快便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夕灯会。

    这一日,大唐人自然有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放烟火、拜七姐,乞求巧艺、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送花灯。

     女主雪梦萧自然也不例外,带着侍女沁玉一道出来赏花灯。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七夕的花灯耀眼,乐声盈耳,除了平民之家的小郎君和小娘子提着花灯,街上还有许多宝马拉着的奇香四溢的彩车缓缓而行,显然都是出来观灯的长安富贵人家。

     东市和西市的各大店铺的前,也都推出了各色的巨大花灯,有仙翁拜寿灯,猴子捧桃灯,嫦娥奔月灯,各个都做的栩栩如生,引得人群不断地发出喝彩。

     路边的小摊上,也摆着各色漂亮的小花灯,有莲花灯,竹节灯,还有兔子灯,虾灯,螃蟹灯,都做得极为精巧,尤其是那虾灯,做的极为逼真,连虾须子都做的惟妙惟肖,点亮之后,仿佛虾活过来似的,引得不少小孩儿争相购买。

     突然,东边儿传来整齐而响亮的歌声和节拍声。

     “踏歌咯!” “踏金莲!是踏歌的声音!” 踏歌是一种多人连手而歌,并以足踏地为拍的舞蹈,在大唐非常流行,深受百姓的喜爱,相当于唐朝的科目三。

    就连大诗人李白,也曾写过一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人们听到踏歌,顿时如同的洪流一起往东跑去,就连侍女沁玉也是一脸的跃跃欲试。

     雪梦萧不是苛刻之人,非要逼着侍女陪着自己,便笑着道: “你也去踏歌吧!我去那边的摊子上买盏灯,过会子去找你就是了。

    ” “额......好吧,我就跳一小会,小姐你一定要找我啊!” 沁玉踟蹰了一下,终究是没忍住对踏歌的渴望去踏歌了。

     大唐的宵禁很严格,一般黄昏时分,随着鼓声响起,城门和坊门就开始相继关闭,民众就要归家不得外出了,然后金吾卫开始巡逻。

    除了有特殊身份或持有官方凭证的,其余人被抓到擅自外出都会严厉的处罚,轻则鞭笞,重则入狱。

     所以,这是这样难得的可以夜里外出的日子,街上的人便格外的多,卖花灯的,猜字谜的,卖乞巧针线的,卖各色小食的,热闹非凡,人们兴奋的载歌载舞,小孩子你追我跑的打闹,所有人都仿佛把一年中积攒的精力全部用出来了。

     摩肩接踵,花灯闪烁着漂亮的光彩。

    伴随着欢快的踏歌声,雪梦萧在花灯的海洋里缓缓而行。

     这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