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大橘为重 作品

第566章 这没有保护?

    捧起来的书。

     随便翻翻吧,康纳利是个现实的人,并且虚不受补,不爱喝鸡汤。

     他翻到其中一页,差点一口酒喷出来。

     [政府应对指责的五个标准理由(借口) 1.这些事都有合理解释,但出于安全考虑,不能公开。

     2.由于降低了预算,监管力量削弱才有了这一疏忽。

     3.该实验值得一做,并已经停止,得到了大量珍贵数据。

    还提供了就业。

     4.有些重要信息,尘埃落定以后我们才能得知。

    下不为例。

     5.由个人决策失误引起,应根据内部纪律条例予以处理。

     ……] 熟悉,太熟悉了! 这个味道——不就是美利坚官方常用的措辞吗? 会一口酒喷出,主要是他身为《华盛顿邮报》的撰稿人,刚点评完“醉酒鱼事件”。

     调查出来某史密斯专员离谱的操作,由NSF(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320万美元,研究酒精对斑马鱼的行为是否有影响。

    经过一年多,经费全部花光,得出结论——血液酒精浓度达0.08%的鱼类更具侵略性。

     先甭管这结论有什么作用,披露出来的账单,五条斑马鱼一百万刀乐,是不是过分了?斑马鱼就是观赏小鱼,批发价八美金50条。

     五条悟和五条人都没这么值钱啊!被曝光批评之后,NSF给公众给出的解释就是第四条…… “我的圣母玛利亚,你最好是说的英国。

    ”康纳利喃喃自语,并且用湿巾把衣襟和嘴角的酒渍擦干净。

     康纳利就从这点往后看,也不知道和谁学的习惯,看书还可以从中间开始。

     追求作品在中间也能读下去,是西方许多大文豪的梦想,期间他们发明创造了各种讲述故事的技巧。

    直至法国作家萨博塔写出《作品第一号》,扑克牌式——可以说是魔怔了。

     前面介绍过《是,大臣》,主线是哈克当上内阁大臣,与汉弗莱爵士共事。

    把国家大事融入日常,地球上的英剧就是情景喜剧。

    故此,即便是从中间看,也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并且代入感十足。

     因为美利坚的行政人员也分为“政治任命官员”即英国的政务官,对应哈克。

    “职业公务员”,即英国的事务官,对应汉弗莱爵士。

     康纳利看得是十分具有代入感啊!以致于难以想象,如此精彩的作品,怎么可能是中国作家创作的? 身为著名攥稿人,康纳利的关系网,肯定比普通人更加广泛,所以调查了一番,《是,大臣》的成书缘由。

     “欧洲著名政治家乔治·威可多进行讲解——威可多是谁?” 康纳利想了半圈,也没想到。

    他这类关注这方面的人,对欧洲政坛不说是如数家珍,那也是很清楚。

    所有著名政治家都有迹可循,好比老登头,不是成为总统才是著名政治家,人家在美听宗时代就已崭露头角。

    79年访华和总设计师进行交谈,八十年代末四十多岁的老登头就和打脸宗、克林顿竞争总统之位…… 这才叫著名政治家! 威可多的名字透露出陌生。

     可是——能指导出《是,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