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作品

第50章 姜广军没想送。

    林雅雯不傻,她怎么能想不到?人家小姜这是在避嫌呢。

     看来她之前确实想多了。

    不过这书包确实不错,于红霞手怪巧的,主要还是牛牛喜欢。

     等后来她在百货大楼见到有卖的,才知道这书包还挺贵的,这当然是后话了。

     牛牛在林家玩了一天,下午就回去了,走时恋恋不舍的。

     林正国目送母子俩离开,还摇摇头,自家侄女把牛牛管得太紧了,九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

     还有书包的事,林正国也看在眼里,他一直以为小姜早送过去了,哪知道没送。

     看来人家也不傻,不过他一个堂叔也不好多说什么。

     队里最近也确实忙得很,一边要给庄稼除草,一边还要扩建养殖场,鱼塘那边也离不开人。

     每天干不完的活,却一直看不到效益,很多人开始抱怨,说大队长瞎折腾。

     也有人骂姜广军吃饱了撑的没事干了,乱出主意,让大伙跟驴似的,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尤其是知青点的那些人,意见最大了。

     上一次高考,整个南岭大队只考上了一个,加上病退回城的于红霞,一共走了两个知青。

     现在不少知青都奔着考大学使劲,平时上工都不积极。

     村里的致富项目更不主动参与,但不妨碍他们挖苦嘲讽,说风凉话,煽动人心。

     乔梁是个暴脾气,听见后就忍不住要去找人干架。

     被姜广军拽住了,“狗咬你一口你还咬回去?不怕得病啊?他们乐意说就说去吧。

    ” 乔梁依旧愤愤不平的,气道:“哥,他们太气人了,自己不想好好干活,还管咱们,我看就是你平时太好说话了,让那些人得寸进尺。

    ” 姜广军笑笑,不在意的道:“我是懒得搭理他们。

    你以为大学是那么好考的?咱就等着看吧,等到时候落榜了又没有公分,一个个喝西北风的时候就知道后悔了!” 知青点新老知青加在一起还有十一个人,算乔梁十二个。

     真正能考上大学的没几个,不过是找理由闹不想上工罢了。

     只是姜广军不理睬,那些人越闹越大,没几天就闹到了林正国面前,一个个义愤填膺的。

     “大队长,地里的活都干不完,为什么还要整些没用的项目?” “就是,养猪养鱼我们没意见,可能不能给我们留点时间,马上要高考了。

    ” “天天瞎折腾,也看不见效益,有什么用!” 一个男知青小声嘀咕着。

     “那你年底别吃鱼别吃肉!” “凭什么,我又不是没上工!” “就凭你那点公分,都不够分口粮的,还想吃肉,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乔梁两句话把人怼的不吱声了。

     林正国四下扫了一圈,知青点的知青都来了,还有不少看热闹的,呵,还怪心齐的。

     “你们不想上工,想要时间复习我没意见,我也不强求你们上工,但秋后算账,分多少粮食也是按公分来的,别到时候粮食少不够吃了,来找我哭!” 随后他让计分员把不想上工的人都记下来。

     “养殖场还有鱼塘那边我会另外找人盯着,不用你们。

    ” 之前他是看知青们有文化才想重用,既然不乐意他也不勉强,村里又不是没人。

     听他这么说,也有顾虑的,说想上半天工,大队长也同意。

     “不过,我最后再说一次,以后谁也不要再胡说八道!不管是搞养殖场还是鱼塘都是开会时举手表决通过的,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决定!我林正国从来不搞一言堂!” 大队长说完就沉下脸,那些知青都低下头不吱声了。

     乔梁撇了撇嘴,跟一旁的林海洋道:“早晚有他们后悔的。

    ” 林海洋笑了笑,“人各有志,咱没必要强求。

    ” 养猪养鱼见效益是慢,至少得一年时间,不像人家腌菜厂月月都有进账。

     有些人不是不明白,而是故意找茬闹事。

     再说他们不是刚起步吗?正在摸索着,路总要一步一步走,饭也要一口 一口吃,急什么? 其实现在生产队活不多,主要就是除草,加上看着给稻田放水,少十来个人并不影响什么。

     社员们却巴不得天天上工,多挣点公分呢,这些知青不干的活大有人抢着干。

     闹了一回消停了。

     京市这边。

     出差的曹永年回来了,和姜凤淑又像从前一样,每天晚上过来帮于红霞看孩子。

     杜红斌被抓了,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慢慢散去了,阚心怡胳膊上的伤口都已经好了。

     她耽误了几天就恢复正常,又开始去补习班了。

     就是胆子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