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希北庆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计中计(元旦快乐)

    姬定必须要迅速整合力量,他花那么多功夫,为得就是挣脱这最后的枷锁,让自己可以明目张胆去的整合力量。

     这也是他整个计划中,最难的一部分。

     他在一个贵族统治的社会去反贵族,无论是在哪个诸侯国,那都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的。

     但若不反贵族,他就无法获取人心。

     之前他所有的动作,其实都是围绕着这一个事件在进行。

     如今好不容易争取到这个机会,他可不能再藏着掖着,他是非常高调的起事。

     故此关于他造反的消息是不断地传到楚都来。

     楚都上下人心惶惶,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原本他们都寄望于令尹,结果令尹一去,自己反了。

     那些贵族大夫们不断地向楚怀王进言,这口水都喷干净了,但是楚怀王仍旧表示不信。

     他的理由其实也很充分,之前就是你们诬陷姬定,结果给楚国带来这么大危机,寡人怎么可能再相信你们。

     可把那些贵族们急得是上蹿下跳。

     尤其是上官纵等人,因为叛军的口号都喊出来,这矛头是直接指向他们这些朝中保守派,指责他们是楚国的罪臣。

     此次反叛,皆因他们。

     上官府。

     “这天下人都知道周济谋反,为何大王仍然置之不理,可真是急死我也。

    ”蓝林又急又怒道。

     上官纵叹了口气:“现在说这些已经为时已晚,就算大王相信我们,大王如今也抽调不出太多兵去平乱,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应对。

    ” 潘郢连连点头道:“不错,若是任由周济发展壮大,他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我们不能干坐着,指望大王会出兵,我们自己出兵去围剿周济,那些乌合之众,可不是我们的对手。

    ” 当初他可是坚持与秦国联合,也一直是他在跟张仪打交道,可却变成这样,虽然他还在朝中,但不是说楚怀王就会这么放过他,只不过楚怀王现在真没有心思去惩罚他们,等到战争结束,他们肯定是要受罚的。

     在他看来,周济造反,这反而是一个机会,如果能够围剿周济,不但可以将功赎罪,而且楚怀王到时也不好惩罚他,虽然他被张仪骗了,但至少他是为楚国着想,周济更不可信啊! 其余的在坐大夫也纷纷点头支持。

     之前那边发生动乱时,他们都没有怎么去搭理,还是将所有重心放在抵御外敌方面。

     毕竟他们这些保守派,在发展区的利益不多,而且他们认为那些都是一些乌合之众,成不了气候,真正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只有外敌。

     可如今情况发生变化,周济已经喊出反贵族的口号,并且将他们视为楚国罪人,这是他们都无法容忍的,一事他们决定自己出兵,前去平叛。

     这楚国的军队,也都是他们的家奴组成的。

     就之前的楚国制度,他们是可以出兵解决地方叛乱的,不需要楚王的命令。

     分封若还事事请示大王,那还算什么分封制。

     ...... 这些贵族大夫们对于楚怀王的无动于衷,感到非常气愤和不理解。

     但也真不怪楚怀王如此信任姬定,因为在这一刻,楚怀王的利益和姬定的利益其实是高度一致的。

     他们都渴望能够迅速的攘外安内。

     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区别。

     就在于楚怀王渴望的安内,是希望能够平定国内的动荡,而姬定的安内,是要整合动乱的地区。

     其它的就没有什么区别。

     姬定可也不愿意见到齐军打进来。

     故此对于姬定所作所为是了如指掌的楚怀王,那是更加相信姬定。

     姬定目前所做的一切,是高度符合他的利益。

     并且姬定都没有将造反的矛头指向他。

     显然是为今后留有余地。

     只不过这时间太短,但要做的事可真是太多。

     姬定要整合动乱地区,要东进占领越地,要北上接管徐州,同时还要防备附近的贵族。

     且都是要同时进行的。

     就常理而言,这根本就忙不过来。

     但是姬定一早就制定好非常详细的计划,而其中关键,就是他之前在巴蜀建立新会。

     巴蜀都已经玩了几年,关于如何领导平民、野人、奴仆去反对贵族统治,那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姬定就直接拿着这些经验,套用在了这些动荡地区。

     怎么进行有效的组织,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去笼络人心。

     都是直接照搬。

     比如说,根据巴蜀经验,要迅速的稳定人心,这孩子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能够帮助那些父母照顾好他们的孩子,大家就会有很强的归属感。

     故此姬定抵达巴蜀第一件事,就是当地所有的宅院全部改为学院,不但为孩子们提供基础教育,而且还为孩子提供食物和住宿。

     父母什么都不需要管。

     这些占领地本就不缺粮食,因为这里是进攻越地的后勤基地,以前屯有不少粮食在,再加上姬定之前通过商业,也在这些地方暗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应对一时,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要知道姬定还得给徐州补给。

     至于老人,其实很少。

     毕竟这年头人类的寿命就那么长,尤其是野人阶级,四十岁的都很少,少数的老人也都安排在学院帮忙。

     这么安排下来,那些正值壮年的人,顿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全都是轻装上阵! 但由于要做的事太多,人力还是不够,姬定也是大量启用妇女,从农耕到作坊,尽量安排妇人去做,只有一些妇人干不了的体力活,才安排男人去做。

     但也仅仅是维持基本的农业和军备生产,什么商业活动全部停止,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

     这跟之前其实区别不大。

     之前朝廷下令,也是一切都为战争服务。

     但是效果却是天壤之别。

     因为如今大家都是一样,是无差别的。

     翟拘他们这些管事的,干得活比工匠还多,同时大家吃得一样,住的一样。

     这就是墨者崇尚得同甘共苦。

     这些墨者都很有侠义精神。

     这么一来,大家不但没有怨言,还都拼命的干。

     而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