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斤面 作品

年代:开局退伍回家 第6节

    如果饥荒只是一年,一般哪怕是农村都会有些存量。

    但这已经两年了,之前大姑父家断粮的时候,他父母也帮衬过。

    但这又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

     多帮个一两回,大嫂那边就闹意见了。

    又不是有口粮多,自己一大家子还饿着呢,总不能全部饿死吧。

     所以大姑父这边,目前的日子也是天天喝稀的,但他家小孩小,不能上地里挣工分。

    老大是女儿,叫王月,今年十四岁了。

    按照道理,这样大的娃是可以到地里干活挣工分的,最多少计一点。

     可家里孩有几个小娃呢,所以王月就留在了家里照应弟弟妹妹。

    姑姑和姑父两人去地里挣工分,但可以算的出,今年口粮肯定更加的不够。

    父母那边也完全指望不上了。

     没有办法,姑父王林想了主意,把大女儿王月嫁了,已经十四岁了,在农村不是不能嫁人。

    也不指望什么彩礼之类的,要是对方人差不多,就随便给点都可以嫁过去。

    主要是家里可以节省一口粮。

     但要是对方人不怎么样,比如岁数大些,或者人长的不好,有缺陷之类的,那就得要些彩礼。

     大姑父是这样想的,但大姑却不愿意,虽说农村是有才十四岁就嫁人的。

    但毕竟是少数,一般都要十六左右。

    而且就算要嫁,也好歹物色一个好点的小伙,哪有这样只要给彩礼给粮,连岁数大或者长的不行的人也嫁的。

     “姑,大姑,在嘛。

    ” “谁~谁的声音,好像是兵子。

    ” 正在家里与丈夫争吵的罗娟听到了门外的呼喊声,而她家因为是分家出来的,房子也不在村里人户比较密集的地方。

    在农村,邻里之间的房子基本都间隔不小。

    所以这呼喊声也肯定是喊自家的。

     “不会是你娘家人过不下去来找我们借粮的吧。

    ” 大姑父也有些吃惊的说着,不怪他会这样想。

    这不过节不干啥的,这小外甥上门,能有什么事。

     这年月最怕的就是不在节日的时候,亲戚上门,大部分是有事相求,而且很大可能就是跟粮食有关系。

    就算不是借粮的,但亲戚上门,哪怕是招待一顿饭,对于一些家庭来说都十分的艰难。

     “我娘家来人就不能是来看看我呀,我侄子想我了不可以嘛,哼,我先出门看看。

    ” 本来两人就在争吵,要是侄子真是来借粮的,先不说有没有粮借,但真是这样,那以后她在这边底气就要不足了。

    嫁出去的女儿,也是要靠娘家撑腰的,但娘家人都过不下去来借粮,那自己在夫家这边就要低人一头。

     “兵子,还真是你呀。

    你怎么来姑姑这边了,是有啥事嘛。

    ” 罗娟出门一看,还真是自家侄子罗兵,见到侄子,她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的,就是内心也在打鼓,别真是来借粮的。

    自家也都是天天喝稀的,要是侄子开口,该怎么说呢。

     “姑,我大哥从部队回来了。

    我奶和我爸让我来喊你们中午去家里吃饭,爸让你带姑父和表妹表弟一起去。

    不过就是记得带凳子和碗,今天大叔二叔也都会来。

    我等会还要去小姑家喊她们呢。

    ” “啥,你大哥回来了,这是好事呀。

    大哥和大嫂可是以前可是天天惦记着。

    好呀,好呀~~真的好,姑姑肯定要去看看。

    你这路上累了吧,快进屋喝口水。

    ” 听到大侄子罗成回来了,当姑的是真的高兴。

    当然了,罗兵不是来借粮的,心里的嘀咕也是放下了。

    而且能一下把几兄弟还有她和妹妹召集去吃饭,那多少日子算是过的去了。

    否则哪怕是亲兄弟之间,上门吃顿饭都会不好意思。

     “姑,不用了,我现在不累,等会我去小姑家喝口水就行了。

    等会去完小姑家我还要回去跟着爸和大哥去粮站买粮呢。

    爸说了,大姑你到时候记得带个布袋去,大哥从部队回来,发了点钱和粮票。

    ” 罗兵说道,他也算懂事,有些话也是点到为止。

    让带布袋去,肯定是装东西,而再交道一下是因为大哥罗成有粮票和钱才有的粮,这恩情得记大哥头上。

    以后大哥有什么事求上门,总得记他的好吧。

     当然了,罗家也不希望罗成真有一天会因为困难求上他们,更多的还是一种亲情之间的维护。

     第14章定量粮 大姑父想嫁女儿的打算是暂时的停息了,起码再有打算也要等从大舅子家回来后再谈。

     带凳子和碗筷去吃饭,在这年代农村是常有的事情。

    在城里,一些富裕家庭才讲究三十六条腿的说法。

    也就是一张桌子,八个凳子。

     普通人家,特别是乡村,这时候还真没有多少桌椅板凳。

    别说客人了,很多自家家里人多的,都不够桌。

     让带凳子,也基本就是主要的是人坐一坐,大姑家也好几个娃,不可能都带凳子去。

    最多就带一两张,其他人吃饭的时候可以站着,或者蹲着都行。

     而小姑罗红家,日子稍微比大姑家好。

    因为她家的人是家里的长子,有父母帮衬着。

    但同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所谓的好,也一样是相对的。

    小姑父的父母有兄弟姐妹,小姑父自身也是如此。

     家里有粮的话,最多也只是先依着自身来。

    可就跟罗成家一样,这秋季的口粮还没下来呢,就在商讨在到时候要不要帮衬一下其他人。

     因为挣公分的多,但也就勉强饿不死人,可要帮衬一下,过年的时候同样也只能喝稀的。

    过年想吃一碗干饭,那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