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倾墨 作品

33、33

    “陆导正忙着电视台一档节目的事儿,根本顾不上这边,他说随便我们怎么处理,他不管。

    有什么需要他配合的,让您给他打个电话就成。

    ” “电视节目?”申越心中一动,上次喝酒,陆歌提过正在准备一档谈话类节目,据说需要一个形象好气质佳知识面广又会说多国语言的主持人。

    那时候申越并不想让西锦之参与到主持节目中去,因为以主持人身份出道其实非常不好,甚至可以说,限制非常大。

     人们认识一个明星,首先是从他的作品开始,也就是说,他们认识的那个人,并不是明星本人的性格。

    也许有人会因为自己的粉丝对自己的印象停留在某一个既定作品上而感到苦恼,但是不得不说,这对他的真实性格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掩饰。

    明星要在娱乐圈混下去靠什么呢?无非是他的台前形象罢了,至于他在屏幕后是什么样子,只有圈子里的人才想要了解,粉丝们要的,不过是他带来的假象。

     而主持人则不同,他们从一开始就带着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他们是什么样的人观众一开始就知道了。

    那么一旦他们转型去做别的,比如演戏或者唱歌,观众都会将他与节目里那个主持人形象联系起来,怎么看都觉得他不如做个主持人。

    这对艺人来说,其实反而是更大的压力。

     所以娱乐圈从艺人转型做主持的,有许多成功案例,但是从主持人转型做演员或歌手的,却鲜有真正成功的。

     众人见申越停下来,便问:“申哥,怎么了?” 申越把陆歌准备谈话节目的事情跟众人说了,末了,问他们:“你们说,如果这时候让西锦之以主持人的身份出道,怎么样?” “如果是以主持人的身份进入大家的视野,首先在第一印象上,就摆脱了无内涵花瓶的标签,谈话类节目对主持人有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主持人能言善辩心思活络,还需要学识渊博有洞察力,这类主持人很容易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敬佩。

    ”说话的是宣传部的副部长,他看了一眼端坐在侧静静聆听的西锦之,继续道,“而且……如果这类节目主持好得话,对扩大知名度和粉丝群体十分有帮助,首先在将来粉丝的长辈们看来,他会是一个优秀的榜样,而不是只有脸毫无内涵的偶像明星。

    ” 众人连连点头。

     申越终于肯赏一记目光给西锦之,问他:“你觉得自己能够胜任主持人的工作吗?” 他与别人讨论许久,严谨认真的态度与平时在外的圆滑反差极大。

    大约是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心意,西锦之的目光几乎从未离开过他的脸。

    他看到申越为了他的事情而苦恼、烦躁甚至不满,就觉得心里一股暖流淌过,嘴角都不自觉地勾起笑容来。

     当申越全心全意为他做打算,制定出道计划时,他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感:为了他的名誉,申越关注每一个细节;因为他的前途,申越谨慎规划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因为他的发展,申越舍弃了最便捷的宣传方式……都是因为他。

     即使申越说过他做这些只是出于职业责任感,但是西锦之仍然为这样的体贴而感到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