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最早也得午时二刻才来。

    ” 要来的贵客,正是顾苗一家。

     那天在易安楼,顾苗叽叽咕咕说的就是这件事。

     易安楼要跟人合作分成,这模式新鲜,从前都是进货,没这样的例子。

     他虽然是东家,也觉得可行。

     但开店不能一言堂,还得跟掌柜和家里人商量。

     口说无凭,酸汤鱼是什么他们都没吃过,怎么知道能合作? 所以顾苗就想,干脆领着秦掌柜和沈明尧、顾今南来姜宁家,一起尝了再决定。

     姜宁一听倒是可行,这法子靠谱。

     他对自己的厨艺不是百分百自信,但也有九成。

    至于酸汤鱼的口味,可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极少概率出现吃不惯的情况。

     再说,卖辣椒的时候姜宁就观察过,燕朝的西南饮食口味,跟他那会儿差不多。

     靠辣提味,祛湿驱寒。

     “人多得多抓两条鱼,一会儿我就去河里。

    ”卫长昀算了下,“三条鱼,够了吗?” 家里就有五口人,算上顾苗一家三口和掌柜,再加个车夫之类的,三条都得是大的才够。

     “差不多,我再弄点别的菜,也不光是酸汤鱼。

    ”姜宁揭开锅盖,拿筷子夹了一根面,“土豆跟菜叶各炒一个,我再----” 他的话顿了一下,“等会儿我跟你一起去,看看能不能摘点什么回来。

    ” 这个季节,漫山遍野都是能吃的菜,就看会不会做。

     卫长昀:“嗯。

    ” 现揉的面条不经煮,颜色变得有些透明了就可以捞起来。

     家里人多,一锅煮的话容易糊成一团。

     姜宁先煮了朱氏和小小、小宝的,然后再煮他跟卫长昀的。

     等吃过早饭,晨雾散去,天光大亮,太阳就挂在东边,倒真的是一个大晴天。

     有客人要来,虽说目的是生意,但该招待的也得招待好。

     “阿娘,我们出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姜宁拿了小点的背篓挂着,手里握着小锄头,“过会儿日头再高点,你把饭蒸上。

    ” 朱氏站在堂屋门口,“知道,你们小心点,别伤着。

    ” 姜宁一边答应一边走出院子,看向等在门口的卫长昀,“走吧,早去早回,我觉得苗哥儿那性子,说不定会早来。

    ” 什么考察都是虚的,分明就是想来踏青,来玩的。

     卫长昀“嗯”了声,自然地接过他手里锄头,等他理好背篓掖住的衣服,又递了回去。

     他俩一起往外走时,卫长昀把昨天没问出口的疑惑说了出来。

     “嫂嫂,为何要跟易安楼合作?” 姜宁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