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大人说。

    ” 李匡瞪着禾晏,他不敢说全然相信这少年,却也暂时找不出什么错处,闻言心说这小子又在打什么主意,就道:“你随我来。

    ” 禾晏跟着李匡进了他的书房,剩下旁人都在外面。

    等到了书房,李匡坐了下来,看向他,冷道:“这里没有别人,武安郎有话直说。

    ” 过去与李匡同事过,禾晏也知李匡如今对自己仍存怀疑,这也无可厚非,若是换做她,突然来了这么一群人告诉自己前来帮忙,她也会会怀疑的。

    禾晏从怀中掏出一副卷轴:“从凉州卫赶往润都来的路上,得空歇息的时候,我仔细回忆了先前同乌托人作战的场景,将乌托人作战特点习惯都记了下来。

    两次与乌托人作战,一次在凉州卫,一次在济阳,陆上和水战各有特点。

    这应当对李大人有利。

    ” 李匡将信将疑的接过来,甫一展开,脸色微变,神情变得有些激动起来。

    他自然能看得出来这卷轴上记载的究竟是胡诌还是真的。

    至少写出的一些东西,与他和乌托人交手中得到的经验有相似之处。

     他自己也写过,不过不如这卷轴上的清晰细致。

    这固然是因为他与乌托人交手不及禾晏两次距离之近,还有一个原因,他本身能力也不及禾晏出众。

    一时间,他看着这卷轴,脑中浮现起另一个人的身影,禾如非。

     禾如非总结战事的能力,亦是同样精准。

     他知道这份卷轴的珍贵,因此,看向禾晏的眼光,也就稍稍和缓了一些,问:“这些都是你写的?” “是我与我的兄弟们一同写的。

    ”禾晏没将功劳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大家各自有各自擅长的地方,一人没看到的,另一人注意了,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漏洞。

    ” 李匡点了点头:“多谢你。

    ” 禾晏看着他:“李大人,恕我多言,您之后是怎么打算的?就这样一直守着城门等着飞鸿将军带来援兵么?倘若飞鸿将军来不来的话,又该怎么办?” 禾晏不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李匡叹息一声:“除此之外,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城中兵马并不多,背水一战固然痛快,可一旦城破,数万百姓全都要葬身乌托人刀下。

    润都不过是第一道险,润都一破,紧接着就是金陵,再一路往北……”顿了顿,他又道:“陛下要我们誓死守住润都,我们就不能离开润都一步。

    ”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禾晏:“禾兄弟,你是从城外进来的?其实现在还有一个办法。

    ” 禾晏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笑道:“李大人还不会想让我出城去华原向飞鸿将军求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