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来,给老孟添麻烦;二则嘛,这两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要下乡,徐元因为政策免去了这一重烦恼,已经jsg够遭人眼红的了。

     万一事情闹大,那姑娘彻底没了顾忌,非要掰扯出徐元思想觉悟不够高等大道理来,就算孙子依旧不用下乡,可也难免会影响到他进厂子的事儿。

     与其争这一时之气,倒不如把目光放长远些,时间也不必太长,只需一年之后,谁把日子过得更好,就一目了然了。

     解决了这一桩麻烦事儿,老爷子心情颇好,哼着完全不成曲的调子回到了家,却只看到了自家老婆子,心下还颇为奇怪:“元元呢?大清早的,这是又跑到哪儿去了?” “说是出去找同学,想打探打探有没有哪个厂子招工的消息,反正他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往外跑多动弹着点儿,也是好事情,男孩子嘛,总不能成天拘在家里,跟我一个老婆子聊怎么织毛衣吧。

    ” 于晚菊说着话,手底下织毛衣的动作却是丝毫不见放慢。

     上个月供销社到了一批沪市来的毛线,质量相当不错,颜色也染得很正,恰巧家里这一年攒了好几张毛线票,她不想错过,就狠狠心,全换成了毛线。

     毕竟,临近入冬,过冬的衣物也得早早准备起来了,老头子的那件毛衣还是五年前织的呢,早就不保暖了。

     徐来福听到这话却是登时头皮一紧,他现在是真的听不得“同学”这两个字了,一个赵如茵,就够让人头疼的了,论起心眼儿来,自家的傻小子能玩得过谁啊? 当然,无论是于晚菊,还是徐来福,都没把“招工”这个词儿当回事,只以为是徐元为了往外跑找的借口而已。

     这年头的工作岗位,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的,即使厂子真的缺人、要招工,秉承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理念,面对的也大都是厂里职工子弟,徐元去打听招工的事情,是肯定会碰壁的。

     事实上,徐元看似冒冒失失地出来打听招工的事情,内心自然是有所依仗的,那个梦让他知道了自己的结局,也告诉了他不少有用的信息。

     即便没办法把未来近二十年的事情都事无巨细地罗列在他面前,可至少,潜意识里,徐元还是记住了几件格外重要的事情的。

     譬如,不久后的红星食品厂招工,就是其中一件! 以徐家的家底儿,想拿出一部分钱来,在钢厂给他买个工作岗位,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工作岗位一般都是工人到了退休年龄以后传给自己儿女的,谁都知道,一份好工作代表着什么。

     所以,他们家花几百块钱,能买到的工作,也无非是车间工人、后勤仓管员或是锅炉房这样的工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