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不过,听徐元说,他陪着爷奶去粮站买粮食了以后,徐进生一拍脑门儿,他就说,一直隐约感觉,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事儿。

     “妈,那我下个礼拜天休息,跟我爸和元元,去买些煤球拉回来,这天气也慢慢转凉了,白天就您自个儿在家里,可别舍不得烧煤炉子取暖。

    ” 今天干活儿的jsg时候,自己偏偏不在,想到快到冬季了,徐进生赶忙弥补道。

     “是呀,妈,咱们家也不像别人家那么缺煤球,您该点着炉子取暖就点着,可千万别硬扛着,最后冻出病来了。

    ” 不必多说,附和他的,自然是黄卫英了,她的性子一向是大方爽直的,跟婆婆也没闹过什么矛盾。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是,今个儿该干活的时候,她却是跟着丈夫一起去看电影了,说实话,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她是婆婆,心底里一定是不怎么高兴的,这不,黄卫英赶忙出声附和了徐进生的好了,也算是表达自己对婆婆的关心了。

     筒子楼里是没有暖气的,冬天只能靠炉子来取暖,还得时刻记着开窗换气的事情,毕竟,最早的那两年,老平房里一家子窗户紧闭、以至于煤气中毒、被送进了厂医务室而后又转院的事情,也并不算罕见。

     只是,虽然对“煤气中毒”这个病有些发怵,但是,冬天真的太冷了,总不能不取暖、全凭身体跟这股寒冷硬扛吧,所以,哪怕先前出过事儿,人们也没打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该用煤炉子取暖的时候,还是得用上。

     一整个冬天下来,要消耗的煤球数量,仅凭给居民定量供应的那些,压根儿就不够用,所以,一到冬天,出手煤票的人寥寥无几,供不应求之下,煤票和煤球的价格都会有小幅度的上涨。

     当然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都是想出来的,有些人家,每到周末就全家齐出动,出城去郊外,捡些枯枝回来,折成小段小段的,用一块煤球引着,也能多燃烧些时间。

     还有的人,发现了煤炉子下面的通风口跟燃烧时间长短的关系,几经试验后,确定了最为适宜的通风口大小。

     相比较而言,徐家人还是比较注重生活质量的,就冬季取暖的这个问题,他们也苦恼过好一阵子,幸好,前几年徐元他舅舅,也就是黄卫英的哥哥,叫黄卫杰,买到了个正式工的岗位,工作的地方正是在煤厂的车间。

     抛开作为工人的福利待遇不提,因着有这条门路,徐家每年都能通过他,多买一些被称作“瑕疵品”的煤球,就是碎煤渣再次调配过后压成的煤球,别看是“瑕疵品”,但是,可有的是人要呢。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何况,真要把这种煤球放到黑市去卖,价格也绝不可能比普通煤球低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毕竟,顶多是燃烧的时间比正常煤球短了点儿,可终归还是能取暖呐。

     不过,徐进生说的下周去拉煤球的事情,可不是去找自家大舅哥,现在才哪儿到哪儿啊?总得去煤站把自家供应内的量先领了再说吧。

     “知道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