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里暗暗咂舌,果然,还是小姑子大方呐! 倒不是她没见过世面,只是,寻常人家走亲戚,最多也就拿上其中两样,就已经够体面的了,回娘家的路上遇见熟人都能昂首挺胸地说话。

     哪像小姑子,一出手,就把这礼给翻倍了?不过,总归是自家得了好处,她可没意见,甚至还巴不得小姑子多来家里两次呢,反正,她每次来,也不会空着手就是了。

     黄卫英跟嫂子关系平平,瞥了一眼,就能大致猜出来她的想法了,倒也不算意外,更谈不上生气了。

     嫂子家里兄弟姐妹多,负担重,她夹在中间,爹不疼娘不爱的,难免对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更看重一些。

     黄卫英是嫁到了徐家,这才不用为一家人的生活发愁,所以,见着嫂子这样,她也不至于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到底,嫂子想多往自个儿家里扒拉些东西,为的还不是她妈和她哥,还有侄子侄女吗? “英子啊,你们可算是来了,那咱们就开饭吧,我这大清早的起来就开始忙活了,饭一早就做好了,就等着你们呢。

    ” 徐元的姥姥李杏花摸了摸自家闺女的手,嗯,手不冰,这才说道。

     这是本地的规矩,走亲戚的时候,是要在人家里吃两顿饭的,早上吃臊子面,有条件的话再弄几个菜,条件不允许的话,面条也是够填饱肚子的了。

     中午的那一顿,一般主食都是馒头,再整上几个菜,本地的饮食习惯还是吃面食更多一些,每次拿着粮油本去领粮食的时候,供应粮中,也是面粉占的分量更多些,何况,馒头比大米饭耐饥,用来招待客人,并不算失礼。

     黄家今年囤了不少土豆过冬,这里,今天炒的就是土豆臊子,还别说,挺好吃的,再配上老太太腌的糖蒜,味道绝对没得说。

     “诶,国辉跟他媳妇儿呢?去她娘家了?”放下已经空了的饭碗,黄卫英出声询问道。

     她哥黄卫杰和嫂子刘翠翠,生了一儿一女,儿子黄国辉,女儿黄小月,都比徐元要大一些。

     徐元的姥爷是煤厂的车间工人,前几年出了意外不在了,黄国辉又没能考上大学,就干脆接了姥爷的班,前年从学徒工转正了。

     这不,就有人主动给他介绍了个女同志认识,俩人见了几回面,都觉得对方是个能踏实过日子的人,结婚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对,这不是他们俩结婚后头一年吗?总得把媳妇儿那边的亲戚都认一认,等来年,他们要走动的人家就少了。

    ” 现在家家户户都讲究个“多子多福”,以至于黄国辉和媳妇儿今年得去走十一家亲戚,刘翠翠只要一想到买年礼时花出去的那些钱,就觉得心口有些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