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大娘们不认识徐元,但是,对她们大队上的于知青可不陌生,逮着于静一通追问,在得知小伙子已经结婚了的时候,有两个大娘脸上的失望之情都快要溢出来了。

     徐元跟在牛车后面走着,只当做自己耳朵不好使,什么也没听见。

     说起来,虽然是年轻人,但徐元在财务科上班,从小到大也没干过什么重体力的活儿,像今天这样,徒步走了好几里路的经历,就更是少有了。

     好在,于静下乡的田家湾大队总算是到了,陪着于静去知青点放了东西,正好和刚下工回来的知青们打了个照面,徐元脸上带笑,在于静的介绍下,跟众人打了招呼。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于静这表哥出手挺大方,不管男女知青,手里都被塞了五颗大白兔奶糖。

     因此,撇开日后如何不说,最起码现在,对于徐元希望大家“多关照着点儿我们家于静”的话,大家还是满口答应了下来的。

     在于静的带领下,又往大队书记家里去了一趟,这回,徐元拿的是一包烟外加两张烟票。

     高考恢复的事情,大队书记自然不会一无所知,知青点里人心浮动,上工也有些态度散漫,这些他都看在眼里,正想着逮个时间好好说一下这件事情呢。

     他倒不是要阻拦知青们考大学,只是,知青点里不到二十个人,能考上大学的,又有几个?没能通过高考回城、又不好好上工的,最后没有口粮,这不都是他们大队的负担吗? 明白他的担忧,趁着于静在隔壁屋子和书记媳妇儿说话的功夫,徐元也暗示了一番,如果于静没能考上大学的话,他们家会另找门路,给她找份工作、让她回城的。

     所以,最近这复习时间紧张,有时候需要请个假、不去上工的话,还希望书记能“高抬贵手”一番。

     另外,知青点地方紧张,晚上看书也不方便,如果书记家里还有空屋子的话,徐元愿意以每个月五块钱的价格租下来,再另交五块钱的伙食费。

     最后这一点请求,是徐元在来的路上、跟于静打探过书记家里情况,这才决定提出来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毕竟,人多的地方,就免不了摩擦,知青点又人多书少,大家伙儿为了复习,要争要吵的时候还多着呢。

     倒不如直接住到大队书记家里来,有这层关系护着,在田家湾大队最后待的这两三个月,于静肯定能平平安安待过去。

     闻言,大队书记深深地看了徐元一眼,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请求,就算不为了结个善缘,至少,每个月十块钱也在那里摆着呢,不费多大劲儿就能多十块钱的进项,jsg说出去,为着这份儿活计,村里的人怕不是要抢破头皮? 徐元和书记家的俩儿子陪着于静回知青点搬东西的时候,其他知青还有些纳闷儿呢,都在知青点住这么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