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你要经商?”王缪面色犹疑,忙道,“徽妍,工商乃是贱流,你一个闺秀,怎好去做?” 周浚道:“上回你说想为家中寻些增财之路,我说可到府衙中去向府吏求教,你可去过?” “去过,”徽妍道,“那日碰巧府吏告了假。

    ” 王缪想了想,道:“徽妍,王氏从祖辈起就是士人,你若觉田土不好,卖掉去换良田便是了,何必经商?” “买地乃守富之途,且年景不定,遇得灾年,富户亦捉襟见肘。

    ”徽妍说着,转向周浚,“姊夫在平准府,亦当知晓,若有致富,最好还是经商。

    ” 周浚若有所思,却是不说话了。

     “此法,其实倒是不错。

    ”过了会,周浚道,“自从匈奴休战,西域商路通顺,许多人靠着贩货发了家。

    缯帛等中原之物,胡人甚爱,有的卖价甚至过原价百倍。

    ” 徽妍听得此言,知道是有门路了,心头一喜。

     再看向王缪,她仍踌躇不定,少顷,心烦地挥挥手,“莫看我,你二人一个是平准府官,一个是和亲女史,见识都比我多,我岂说得过尔等。

    ”说罢,却又不放心地叮嘱,“徽妍,经商总要资财,你虽有些,可千万不可都投进去。

    天下发家的人是有许多,可赔尽家底的人也不少。

    ” 徽妍放下心来,笑道:“长姊放心,我知道轻重。

    ” 周浚是家人中为数不多的头脑精明的人,熟悉商贾之事,得他认同,徽妍振奋不已。

    不仅如此,有一事,徽妍还是要求他帮忙。

     她知道自己不可能亲自把货贩到胡地,在匈奴的时候,她见过各式各样的商旅,也听人说过商旅经营之事。

    自己要想把素縑卖出去,还须得借助商旅之力。

    长安商旅众多,徽妍需要周浚替她寻个门路。

     周浚听她提出之后,沉吟片刻,道,“商旅之事我倒是不熟,不过可替你问一问。

    ” 徽妍想得没错,周浚这个姐夫,看着就不像安分之辈,果然门路通达。

     第二天,他就领了个商人过来,见了徽妍的面,满脸堆笑,恭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