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有一回,老叟夫妇并王兄夫妇同游宫苑,女君亲自为我等分羹,还唱歌舞蹈,我与妇人欢喜了许久。

    ” 众人皆诧异,笑起来,徽妍赧然。

     “公台,那是何年何月之事?徽妍如今可不会唱歌舞蹈了。

    ”王缪笑道。

     “嗯?哦!”司马融恍然了悟状,拍拍自己的脑袋,“确实确实,那时女君才六七岁!” 众人又笑一阵,司马融与司马楷告辞,登车而去。

     *************** “你真要回弘农过端午?”送走司马氏父子之后,王缪问徽妍。

     “正是。

    ”徽妍道。

     “何时走?” “素缣到了长安就走。

    ” 王缪有些遗憾:“司马公方才那话,便是想你留下来。

    你就要进门,上头舅姑,就司马公一人,与他多相处也好。

    ” 徽妍道:“可母亲想我回去……” 她搬出戚氏,王缪也不好再说什么,才要走开,忽然想起什么,道,“是了,你才去大鸿胪府不久,李绩便来了。

    不过我说你去了官府,他便也作罢了,给你留了书。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片简牍,递给徽妍。

     徽妍看了看,只见上面留了他在长安的住处,说徽妍若要找他亦是,可送信至住处。

     今日发生了太多事,徽妍几乎将李绩这事忘了。

     王缪见她疲惫,道,“你还是歇一歇,改日再去吧。

    ” 徽妍望望天色,摇头。

     纵是心情繁杂,但徽妍了解自己。

    越是这般时候,越不能闲着,还不如去见见李绩,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心情也许会好起来。

     “不必,我现在就去。

    ”徽妍说罢,自去镜前梳理,随后出门。

     李绩住的地方很简朴,但与徽妍的距离不算远。

    徽妍没有让家人传信通报,而是直接登了门。

     见徽妍来到,李绩很是惊讶。

    他的住处很简朴,不大的院子,却有十几个人。

    徽妍一眼看去,包括从前见过的鄯善人吾都,有汉人有胡人,大约都是跟在李绩的商队中做事。

     见他们神色诧异,徽妍也知道自己贸然登门失礼,有些不好意思,对李绩道,“李君,附近可有便于商议之所?” 李绩却笑,回头用胡语跟众人说了几句,众人笑起来。

     吾都用半生的汉话道:“王女君,我等这住处虽简陋,却有大把胡桃,还有干蒲桃!比外头食肆好,反正你又不喝酒!” 旁人也符合,未几,就有人用盘子盛了各种胡地的干果食物出来,有好些,徽妍只在匈奴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