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煎蛋 作品

第119章

    子春蕾做的,好吃!” “得自己带碗,最好带个篮子吧,我也是头一次买不知道。

    你瞅着,还得劳烦人家家孩子给我送过来。

    就这一路都得凉了,我回家还得再上锅蒸。

    你拿个篮子不多少挡挡风?” “还能拿豆子换,我懒得再跑了,给的现钱。

    一文钱一碗,便宜不?拿豆子换就是半斤豆子。

    ” …… 有了苗大娘这一路的宣传,没一会儿村里人便都提着篮子带着碗往苗兴家去了。

    有的买两块老豆腐中午烧菜,有的问啥时候做嫩豆腐,还有讲究的,尝一碗豆腐脑,不放卤子先喝一口,就为了品那豆腐脑的原|味。

    一时间倒也客似云来,生意不断。

     李艳子惊喜万分,知道豆腐肯定不愁卖,却也没想到一上来生意就这么火热。

    一早上她忙得几乎脚不沾地,好容易等到刘月娥把豆腐都点得了,过来换了她。

    略歇了歇,李艳子又一鼓作气扎进豆腐坊,开始捞腐竹。

     这一日,石渠村多少人家的早饭桌上,都摆上了一两海碗的豆腐脑,老豆腐也卖出去了整整两板,一大缸的豆腐脑更是全卖空,还有不少人没买到十分扼腕,让他们明日多做一些。

    “这冬日里啥菜都没有,天天早上都是稀粥就咸菜,可算能吃口香的改改口了。

    ” 到了快中午,大家都开始做饭了,上门买豆腐的人才没有了。

    午饭又是苗氏做的,就地取材,一盆葱烧豆腐,一盆白菜炖豆腐,一锅大馒头。

    “这一天忙的,连个做饭的功夫都没有。

    ”刘月娥和李艳子有些不好意思。

    闺女是娘家的娇客,让上门做客的姑子做饭,实在有些不像话。

     “一家人还说这干啥?”苗氏道:“我只怕你们日后忙起来,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

    ” “要不我来做吧。

    ”苗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儿孙这么辛苦也有些不落忍,一家人都忙着挣钱就自己在炕上歪着。

    她虽然腿脚不好,但扶着灶台站立还是不成问题的。

     “别了娘。

    我看就让巧娘和雪娘做饭吧。

    她姐俩也到下灶的年纪了,您就在房里指点着她们,她们有啥拿不准的上屋里问您就是了。

    ”刘月娥忙道。

     沈青倒是想着,自己在虹城基地医院见过的那种带轮子的椅子。

    倘若姥姥能有那样一个椅子,也能在家里转悠转悠了,还能上厨房坐着指点两个表妹。

     这事儿就算说定了。

    一桌人边吃边算赚的钱,今日干得活多,吃饭也吃得香:“三斤豆子做的豆腐脑,全卖光了,一共收了十六文钱和十二斤豆子。

    ”他们今天总共泡的豆子差不多也才这个数,单这一缸豆腐脑就赚回来了,剩下的就全是净赚:“豆腐卖了十文钱和六斤豆子,那不还剩下三板没卖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