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小七 作品
第114章 冰床 “云轻,原来你这么坏啊!”……
后来宋夫人对几人说,可以把她当娘。
云轻知道这是客气话。
但是当晚,宋夫人让人打理出好的貂裘、锦帽、暖耳、披肩、手套,又有厚厚的锦被、暖炉香碳等,生怕他们冻到似的; 又叮嘱厨下做了夜宵温在灶里,他们想吃随时教人取来吃。
云轻很难不感动。
浮雪趴在床上用脸蹭着光滑柔软的锦被,感慨道:“唉,有娘真好啊。
” “谁说不是呢。
” 这一晚他们就住在程岁晏的院子里。
关于云轻和浮雪两个小娘子住在哪里的问题,宋夫人和程岁晏之间还生出一点小小的分歧。
宋夫人已经着人去收拾了干净的客院,哪知程岁晏却直截了当地拒绝道:“不用那么麻烦,我这宽敞得很,再多人也住得下。
” 宋夫人也知道,这几位是修道之人,不必遵守红尘俗世的繁文缛节,可她还是有些犯难:“安平公主那边要是知道了……” 程岁晏把眼睛一瞪,“关她什么事?” “好好好,不关她事,”儿子才刚回家,宋夫人自然不想扫他兴,于是转移话题道,“你阿爹快回来了,你等会儿好好与他说话。
” “行,我知道了。
” 待宋夫人离开后,浮雪用肩膀撞了一下程岁晏的胳膊,笑嘻嘻的:“公子,安平公主是谁呀?” “云轻,你管管她。
” 云轻不想管,因为云轻也很好奇。
不过岁晏看起来并不想提及此人,她们也就没追问。
—— 就在云轻和浮雪在房间里研究宋夫人送来的那些东西时,程岁晏去见了他的父亲,当朝丞相程云霄。
程丞相年轻时也是风流俊采的少年郎,如今年逾花甲,鬓已添霜,脱去少年轻狂,风骨更胜从前。
他有一把堪称完美的胡须。
这把胡须时时修剪,勤勤保养,就连当今圣上都经常赞赏,还为它写过一首诗(写得不怎么样)。
而程丞相也很喜欢摸胡须。
程岁晏总结了他父亲摸胡须的三种方式。
若是手岔开,从胡须两头的边缘轻轻顺下去,那就是心情不错;若是三指捏着着胡须下方轻轻拈动,那就说明他在思考。
而若是从胡须正前方一下一下较为快速地捋着胡须,那就说明他老人家不高兴了,正在自我安抚。
这会儿,程丞相正是岔着手从胡须两头轻轻地顺着,所以程岁晏心里是很放松的。
尽管父亲板着个脸。
“逆子,你还知道回来!” 程岁晏说道:“儿子离家半载,思念父母,便回来看看,有何不妥?阿爹若不喜欢,我再走便是。
” “你……!”程丞相很想赌气让他走,但是终究没说出这句话。
能怎么办呢,年过不惑才得这么一个孩子,他能怎么办!从出生就怕他长不大,三岁有关,六岁有厄,九岁有煞,每一步都在担惊受怕。
自己做父母的那一刻,才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偏偏这个逆子,倒是平安长大了,还长势喜人,结果成天价气他。
他在朝堂都没受过气,回家倒要受儿子的气。
“你,你……”程丞相憋了半天,憋出来一句:“我看你是钱花光了才知道回来。
” 程岁晏不以为意,“花点钱怎么了,咱家那么多钱,不花留着生虫吗?这钱也是老百姓供养的,我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那是咱们程家累世积存,怎么就成老百姓供养了?” “那就是每一代老百姓的供
云轻知道这是客气话。
但是当晚,宋夫人让人打理出好的貂裘、锦帽、暖耳、披肩、手套,又有厚厚的锦被、暖炉香碳等,生怕他们冻到似的; 又叮嘱厨下做了夜宵温在灶里,他们想吃随时教人取来吃。
云轻很难不感动。
浮雪趴在床上用脸蹭着光滑柔软的锦被,感慨道:“唉,有娘真好啊。
” “谁说不是呢。
” 这一晚他们就住在程岁晏的院子里。
关于云轻和浮雪两个小娘子住在哪里的问题,宋夫人和程岁晏之间还生出一点小小的分歧。
宋夫人已经着人去收拾了干净的客院,哪知程岁晏却直截了当地拒绝道:“不用那么麻烦,我这宽敞得很,再多人也住得下。
” 宋夫人也知道,这几位是修道之人,不必遵守红尘俗世的繁文缛节,可她还是有些犯难:“安平公主那边要是知道了……” 程岁晏把眼睛一瞪,“关她什么事?” “好好好,不关她事,”儿子才刚回家,宋夫人自然不想扫他兴,于是转移话题道,“你阿爹快回来了,你等会儿好好与他说话。
” “行,我知道了。
” 待宋夫人离开后,浮雪用肩膀撞了一下程岁晏的胳膊,笑嘻嘻的:“公子,安平公主是谁呀?” “云轻,你管管她。
” 云轻不想管,因为云轻也很好奇。
不过岁晏看起来并不想提及此人,她们也就没追问。
—— 就在云轻和浮雪在房间里研究宋夫人送来的那些东西时,程岁晏去见了他的父亲,当朝丞相程云霄。
程丞相年轻时也是风流俊采的少年郎,如今年逾花甲,鬓已添霜,脱去少年轻狂,风骨更胜从前。
他有一把堪称完美的胡须。
这把胡须时时修剪,勤勤保养,就连当今圣上都经常赞赏,还为它写过一首诗(写得不怎么样)。
而程丞相也很喜欢摸胡须。
程岁晏总结了他父亲摸胡须的三种方式。
若是手岔开,从胡须两头的边缘轻轻顺下去,那就是心情不错;若是三指捏着着胡须下方轻轻拈动,那就说明他在思考。
而若是从胡须正前方一下一下较为快速地捋着胡须,那就说明他老人家不高兴了,正在自我安抚。
这会儿,程丞相正是岔着手从胡须两头轻轻地顺着,所以程岁晏心里是很放松的。
尽管父亲板着个脸。
“逆子,你还知道回来!” 程岁晏说道:“儿子离家半载,思念父母,便回来看看,有何不妥?阿爹若不喜欢,我再走便是。
” “你……!”程丞相很想赌气让他走,但是终究没说出这句话。
能怎么办呢,年过不惑才得这么一个孩子,他能怎么办!从出生就怕他长不大,三岁有关,六岁有厄,九岁有煞,每一步都在担惊受怕。
自己做父母的那一刻,才能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偏偏这个逆子,倒是平安长大了,还长势喜人,结果成天价气他。
他在朝堂都没受过气,回家倒要受儿子的气。
“你,你……”程丞相憋了半天,憋出来一句:“我看你是钱花光了才知道回来。
” 程岁晏不以为意,“花点钱怎么了,咱家那么多钱,不花留着生虫吗?这钱也是老百姓供养的,我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那是咱们程家累世积存,怎么就成老百姓供养了?” “那就是每一代老百姓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