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天才蒙蒙亮,章台宫前,军士已经集结。

    北军发万人往朔方,皆骑兵。

    领军的是卫将军杜焘,徽妍被安排在将军幕僚之中。

     杜焘来检视的时候,看到徽妍,露出讶色。

     替徽妍驾车的从人忙解释,他明白过来,脸上玩味的表情却没有收起。

     “军中从无女子,”他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女史切莫以为是个闺秀,便可得优待。

    ” 徽妍毫无惧色:“将军放心,妾既敢来,便从未想过要优待。

    ” 杜焘微微扬眉,不再管她,策马自往别处。

     从长安到朔方路途遥远,为不致耽搁,车马先行。

    万蹄踏过,犹如滚雷,大道上尘土漫天。

    徽妍回望长安,只见高高的城墙矗立着,越来越远。

     正如八年前,在同一条道路上,她离开家人,奔赴塞外。

     只不过那时是被迫,而现在,是自愿。

     夜里歇宿时,是在野地里。

    徽妍坐在毛毡上,从包袱里拿出一把匕首来,拔出鞘,只见锃亮如故。

     她看了看,取出一块巾帕,慢慢擦拭。

     “女君还带了兵器。

    ”一个悠悠的声音传到耳中,徽妍抬头,却见杜焘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过来,站在她身旁。

     徽妍向杜焘一礼,答道,“正是。

    ” “自己买的?” “非也,此乃妾父所赠。

    ”徽妍道。

     杜焘了然。

    昨日在殿上打过交道之后,他曾打听过徽妍的来历,知道她的父亲就是先太子太傅王兆。

    杜焘当年不过是个低等外戚子弟,对王兆没什么大印象,听了这话,也并无多大想法。

     “女君预备做防身之用么?”他问。

     “正是。

    ” “不瞒女君,此物最多能自刎。

    ”杜焘莞尔,说罢,礼貌地行个礼,施施然走开。

     徽妍哑然,看着杜焘离开的身影,再看看自己的匕首,少顷,继续擦拭。

     “……匈奴大多是化外之人,你随身带着,将来若遇了危险,可凭它自保。

    ”当年她临行时,父亲将这匕首给她,曾如是说道。

     如他所言,在匈奴八年,徽妍一直带着。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