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二十章 连着量变了十年

    这种情况直到魏静渊死,都没得到改善。

    相反,魏静渊的死,又是一场大热闹。

     等到魏静渊死了,许多人想着,这下该是各归各位,大家依旧按照原来的生活方式过日子了吧?皇帝死活没搭这个茬儿,又看中了郑靖业,把他给推出来让朝堂继续热闹。

     这种热闹本质上是权利和利益的争夺与再分配。

     从宏观上来说,是对腐朽的门阀士族政治的冲击,让更多的有才华的人参与到国家决策与运转中来,有利于全民族的发展。

     从微观上看,就相当微妙了。

     客观规律是通过无数的个案体现出来总趋势的,在这个客观规律被众人所熟知并信奉之前,你不能要求每个人事事都从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不是?许多有识之士更许会发出“旧家恩宠不如前”的感叹,更多的人只是看到了一个一个的个案。

    今天张家被打了,明天李家被骂了。

    然后,他们会往另一个方面去想从而得出一个奇怪的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皇帝不喜欢太子了——拿一份十二年前东宫僚属名单与现在的东宫僚属名单一对比,你就会发现,除了正常退休的,有一半人都因为各种罪名或贬或离职或者干脆被砍了。

     这样的情况越往后来越明显,令人不得不产生遐思。

     齐王就是心驰神往的人之一,他也有足够的资本去意乱情迷。

     今上六十年的人生中,前三十年里是一个孩子也没有。

    一直捱到了登基,还是没孩子,不得不广选淑女。

    直到三十岁上,方由宫人生下了现在的太子。

     从那以后,皇帝好像找到了生孩子的窍门,儿子女儿不停地往外蹦,时至今日他老人家已经有了二十三个儿子、二十七个女儿,现在活着的有十五个儿子、二十二个女儿。

     以上这些子女中,无一嫡出,报告完毕。

     然后问题来了! 皇长子占了一个长字,但是出身并不高贵,尤其在崇尚世家的年代,在父系出身相同的时候,母系的出身就尤其重要。

    皇长子的生母只是一个普通的宫人,是皇帝在一直无子的情况下病急乱投医的产物。

    出身既不高贵,也没有苗妃之宠,到死都只是一个淑媛。

     在她死之前,她的儿子还不是太子,在她死之后,她也没有得到追封。

    皇太子的位子,也是杀出一条血路拼出来的。

     其他的皇子就不一样了。

    皇帝久婚无子,病急乱投医之下,听说谁家子息旺,就把这家适龄的女孩子弄进宫来。

    此时他与世家处在短暂的蜜月期,他的皇后就是世家女,可惜一直无子。

     皇长子非嫡、母卑,在重嫡庶的时代混得艰难,雪上加霜的是,这些世家女子还真有好几个生了儿子的。

    这里面包括皇次子、皇三子、皇七子等一系列皇子,直到近十来年,皇帝后嗣无忧,身边出身低微的女人方多了起来。

     皇帝有意无意排斥世家在朝堂上的权利,也不是想把他们赶尽杀绝,而是控制。

    与许多旁观者顺口说的“打击世族势力”不同的是,皇帝希望把这世族势力维持在一个范围之内。

    同时,皇室也是很钦羡世家的。

    不但皇后是世家女,皇帝给儿子挑老婆也是从世家里挑,嫁女儿也希望往世家里嫁。

     皇帝中年的时候一度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