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五十二章 个个都一身霉!
你们给老子打工,老子付你们工钱也就罢了,现在居然想操纵老板?
尤其这中间还有他儿子们的身影,这让上了年纪的皇帝十分之不爽。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要知道诸王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你一言我一语,并不以成建制的方式出现。
太子就不同了,他一出现就带动着一大批人,目标十分明显。
皇帝心情之复杂,一时难以说清。
一恨太子政治上的幼稚无能,二恨有人操纵太子。
又想起太子还要跟戴家结亲,但是戴家火速给女儿订亲,皇帝的疑心明显加重了。
再怀疑,那也是自己的儿子,没到那个份儿上的时候皇帝还是忍着的,别看史上那么多废太子,每次废太子都是一场持久而艰苦的斗争,这事并不是那种容易办成的。
皇帝且还没想到要把太子干掉,只把太子叫过来敲打了一回,希望太子能够老实一点,不要看着亲爹像块肥肉只想着咬两口。
太子听出了皇帝话中的味道,惊出了一身汗,大为不安,怀疑是谁告了他的黑状,更想抓住一点保障,频频与朝臣联络——弟弟们已经行动了,难道要他等死?这与皇帝的初衷背道而驰,皇帝气得直咬牙。
皇帝心情不好,就要有人遭殃。
翠微宫的内侍很有几个挨了打的,幸而并不太重。
朝臣只得了训斥,便是有被揭出黑历史,也只是远谪了事,轻一点儿就是降两级或者罚点钱。
这会儿不兴打大臣,更不要说廷杖了。
对宰相就优厚一点,皇帝虽然憋着一肚子气,对郑靖业还是很客气地进行指责:“朝中纷扰,区区一御林,争论半月未有定论。
相公可还觉得安稳?” 郑靖业一点也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居然点点头:“臣带人商议赈灾的事儿了,前儿大雨,损失不少。
不特是京中,周围也有不少郡县成灾,骆思成原是夏震的副手,御林事务一向是熟的,从没在公事上面出过错,由他暂代也算稳妥。
” 倒霉催的夏震就是因为下了大雨,路上湿滑,不小心连人带马掉路边排水沟里摔死的。
那一天该他轮休回家,虽然下了雨,可他想早点儿回去歇着,冒雨赶路就这么挂了。
这场雨不小,涉及的范围又广,京城周围不少郡县遭了灾。
郑靖业最近禀告皇帝一声,就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照说受灾的地方也不算太大,只是在京城附近,一不小心容易引起京城震动。
”一片为国为民的忧劳模样。
皇帝:…… 他老人家实在是没人商议了。
他家丞相里也就郑靖业不跟皇子们胡乱搅和了,问个别人吧,已经起了疑心的老皇帝都很担心这些人有私心。
一旦戴上了有色眼镜,就是好心他也能看出恶意来。
反观郑靖业,人人都在为自己谋福利的时候,他还一心为国、忙里忙外地处理灾情,如此一来,皇帝看郑靖业倒像是看一个“纯臣”了。
开始感叹:“太子是我长子,一生心血所寄,总道他能继承祖业发扬光大,不意他偌大年纪,还这样浮躁。
” “父母看子女,总是有不满的地方,总盼着他们能做得更好,这也是人之常情呢。
”郑靖业才不会在这时候说太子
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子,要知道诸王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你一言我一语,并不以成建制的方式出现。
太子就不同了,他一出现就带动着一大批人,目标十分明显。
皇帝心情之复杂,一时难以说清。
一恨太子政治上的幼稚无能,二恨有人操纵太子。
又想起太子还要跟戴家结亲,但是戴家火速给女儿订亲,皇帝的疑心明显加重了。
再怀疑,那也是自己的儿子,没到那个份儿上的时候皇帝还是忍着的,别看史上那么多废太子,每次废太子都是一场持久而艰苦的斗争,这事并不是那种容易办成的。
皇帝且还没想到要把太子干掉,只把太子叫过来敲打了一回,希望太子能够老实一点,不要看着亲爹像块肥肉只想着咬两口。
太子听出了皇帝话中的味道,惊出了一身汗,大为不安,怀疑是谁告了他的黑状,更想抓住一点保障,频频与朝臣联络——弟弟们已经行动了,难道要他等死?这与皇帝的初衷背道而驰,皇帝气得直咬牙。
皇帝心情不好,就要有人遭殃。
翠微宫的内侍很有几个挨了打的,幸而并不太重。
朝臣只得了训斥,便是有被揭出黑历史,也只是远谪了事,轻一点儿就是降两级或者罚点钱。
这会儿不兴打大臣,更不要说廷杖了。
对宰相就优厚一点,皇帝虽然憋着一肚子气,对郑靖业还是很客气地进行指责:“朝中纷扰,区区一御林,争论半月未有定论。
相公可还觉得安稳?” 郑靖业一点也没有领会领导的意图,居然点点头:“臣带人商议赈灾的事儿了,前儿大雨,损失不少。
不特是京中,周围也有不少郡县成灾,骆思成原是夏震的副手,御林事务一向是熟的,从没在公事上面出过错,由他暂代也算稳妥。
” 倒霉催的夏震就是因为下了大雨,路上湿滑,不小心连人带马掉路边排水沟里摔死的。
那一天该他轮休回家,虽然下了雨,可他想早点儿回去歇着,冒雨赶路就这么挂了。
这场雨不小,涉及的范围又广,京城周围不少郡县遭了灾。
郑靖业最近禀告皇帝一声,就一直在关注这件事情:“照说受灾的地方也不算太大,只是在京城附近,一不小心容易引起京城震动。
”一片为国为民的忧劳模样。
皇帝:…… 他老人家实在是没人商议了。
他家丞相里也就郑靖业不跟皇子们胡乱搅和了,问个别人吧,已经起了疑心的老皇帝都很担心这些人有私心。
一旦戴上了有色眼镜,就是好心他也能看出恶意来。
反观郑靖业,人人都在为自己谋福利的时候,他还一心为国、忙里忙外地处理灾情,如此一来,皇帝看郑靖业倒像是看一个“纯臣”了。
开始感叹:“太子是我长子,一生心血所寄,总道他能继承祖业发扬光大,不意他偌大年纪,还这样浮躁。
” “父母看子女,总是有不满的地方,总盼着他们能做得更好,这也是人之常情呢。
”郑靖业才不会在这时候说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