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 作品

第四百六十二章 番外之校友录(二)

    “你们是我儿子媳妇,我为孙子,有何可谢?” 转脸就找上了郑琰,郑琰知道吴王家三郎的事情,也叹息过一回,听周王太妃这样说,就只提出了一点:“只恐他听不见,闹出声响来自己还不觉,耽误旁的学生听课,至于别的,倒是没什么。

    只要他愿意听,我也愿意收。

    ” 照说能有所特殊教育学校就好了,然而比照现在的人口基数,这样的学校全国都未必需要一所。

    还要有配套的教材,什么手语啊、盲文啊一类的,郑琰穿越前是个普通人,没这方面的毛病,也没专攻这个方向,根本就不懂这些东西。

     本着兼容并包的原则,郑琰同意,只要三郎能够照顾好自己——学校指派一两位同学、老师照看也行,她不介意收一个低空飞过的学生。

    周王太妃很满意,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吴王夫妇:“哪怕受一点点欺负也不碍,人生在世,哪有顺风顺水的时候呢?总得学会受罪。

    世上总是好人多,这么多同窗,将来未必没有封侯拜相者,日后总有几分香火情,伸伸手,三郎就能免去无数为难。

    我送阿容去读书,也不单是为了那里有名师哩。

    ” 吴王妃听得有理,觉得有了盼头,用心教导儿子。

    三郎本性聪慧,在与吴王妃过了磨合期之后,看图识字学得倒蛮快,只是虚词依旧是个大难题。

    吴王妃又发现,因为听不到,这孩子特别容易专心。

     如是数年,三郎比入学年龄晚了两岁,父母、祖母亲自送到了崇道堂去考入学试。

    郑琰拿着他的卷子发现,这孩子的字极有灵气,旋即恍然,因为他能够专心。

    因为针对入学试作过训练,数学知识还相当好。

     郑琰当场拍板把他给收了进来,又带萧祈去见各位老师。

    崇道堂有一种类似班主任的导师制度,每个学生都要分个导师来带着。

    萧祈家长还担心没老师愿意接手,周王太妃已经决定缠一缠郑琰,实在不行就让她亲自带班。

    没想到,夏侯霸与周边为了抢这个学生,差点大打出手。

     ——这孩子安静啊!不妨碍大家宅~ 真是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理由。

    萧祈最后选择的是周边作导师,因为夏侯霸的专业他不太熟,但是对于周边那里的新奇物事,一个小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

     郑琰又亲自把这个特殊生领进教室,告诉学生:“萧祈是自己考进来的,只是不过听力上略有欠缺而已。

    人各有癖,癖如周先生,就是不爱说话,此又一周先生耳。

    ” 萧祈初到崇道堂,是受了一点小波折的,家里大家都让着他,到了学校就不是这样了。

    好在校规极严,欺负也欺负得比较克制,周边那里又有许多好东西,勾住了他即使委屈得哭鼻子,还是想上学,想看许多同龄人一起玩,想跟周边那里的木头架子们打交道。

     周边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学生——专心,又不会打扰老师。

     与文学不同,做过几何证明题的人都知道,理科讲究个因果,就这一种关系,简单!因为什么什么,所以如何如何。

     两师徒又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不爱说话,只爱比划。

    也不知道周边是怎么想的,他宁愿用眼色、手势,也不想开口——这其实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科学家喜欢安静。

     如此过了数年,萧祈的毕业考试里,书法是优等,语文是不及格——后补考两年通过,唯独数学等学科,他得的是满分,成为学校里的一朵大奇葩。

    最后根本不用他爹为他求爵,他毕业之后因为这方面的长处,入了将作,还主持了萧复礼陵的修建工作。

     然而,他对科学最大的贡献,却是建立了系统的光学。

    由于是个特殊的学生,郑校长对他也比较照顾,郑校长的资源不少,尤其是玻璃。

    为了教这孩子发间,郑校长给了他数块镜子,照着看口型。

    没想到萧祈话没学说会,倒是对这些镜子玻璃什么的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

     郑琰只好放弃了她的“特殊教育”,又见萧祈拿周边的近视镜玩,又顺手给了他一堆镜片儿。

    过了两天,萧祈一头汗地拉着她的袖子让她看好玩的。

    郑琰带个都呆了——妈蛋!这小子发明了望远镜! 萧祈到底是个小孩子,导师自己玩自己的,他也玩他自己的,把郑琰给的镜片儿立桌子上站起来排队,不小心把一块凸镜放到了凹镜后面,趴桌上一看,把他吓了一跳——怎么周先生的门牙这么大? 郑琰:OTZ。

    她回去就默默地把压箱底的那个望远镜给了萧祈。

     萧祈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发现玻璃是个好东西,于是堆起自认憨厚,但是已经不傻了的狐狸笑,递给校长大人一张清单…… 郑琰接到学生的勒索信,整个人都觉得不好了,萧祈这小东西不但要玻璃,还要三棱柱、各种凸凹程度不等的镜片等等等等,因为要“科研”。

    真是难为他学会了科研这么抽象的词!郑琰觉得爪痒! 郑琰知道不少光学知识还教学生做过潜望镜,崇道堂也教这些,但是,她的记忆是不完整的。

    萧祈则不同,他是一点一点由浅到深地研究出来的。

    尤其难得的是,他这是自己建立的系统。

     光学在当时的应用已经很常见了,最著名的就是眼镜。

    但是,萧祈的望远镜横空出世,还是把世人吓了一跳,旁的不说,在军事上的应用,是很多脑筋灵活的人一下子就能想得到的。

    钦天监还把这个用到了天文观测上,并且磨磨叽叽地请求拨款定制大号望远镜。

     于是就有人说“萧三生而聋哑,焉知不是上天不欲其泄漏天机?”萧复礼感其言,又因这望远镜确实挺好用,终于有了借口赐爵萧祈。

     原本是为了让他能点快乐的日子,类似于“吃顿好的好上路”,结果儿子弄出这么一出来,吴王夫妇已经完全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萧祈的事迹还没完,又因师徒平素只好以眼色手势招呼,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