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全村人都砍完了

    意孤行,他非常地不开心。

    由于负伤,只能在家里养病,还不知道他爹在朝上办的“好事”,趴在床上唉声叹气。

     郑琰刚进他的房门就听到内室床上传来的布料摩擦的声音,想是郑琇趴得不塌实。

     大嫂方氏与三个侄儿都在屋里伺候,见郑琰来了,方氏亲自迎了出来,眼睛红红地道:“七娘来看郎君么?” 郑琰点点头,她老人家是空手来的:“大哥怎么样了?” “上了药,他们也没敢狠打。

    就是心里不痛快。

    ”当然啦,很丢脸很伤心哒。

     方氏想说什么,又住了嘴。

    德兴几个这两天停了课,专心侍疾。

     看到妹妹来了,郑琇露出一丝苦笑:“我鲁莽了,倒叫你们担心。

    ” 郑琰道:“知道我们担心就不要鲁莽啊,我从阿娘那里来的,听说她看完你以后回去的?” “阿娘生气了。

    ” “就是啊。

    ”郑琰坐在一旁晃着脚。

     郑琇撑起了身体,有点儿激动,也觉得需要教育一下小妹妹,让她明白一点是非、知道一点自家的处境才好:“如今阿爹四下树敌……”还说,“阿爹大才,可担天下任。

    只是这手段……” 郑琰这才知道,说她爹奸,很大一部分原因乃是他有点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味。

    管你什么出身、管你好人坏人,谁挡路了砍谁——除非你肯跟我混。

    不但如此,还招俫自己的手下,结党营私,还十分功利——没有几分本事、不能为他带来利益的,他老人家是不要的。

    凡是跟着他混的,总要提携。

    要提携人,就要把前面挡道的连带给砍了。

     这个时代的形势就是这样,各种大大小小的世家把持着从上到下大部分的好官职,要扩展自己的势力,就要干掉这些人。

     皇帝还以为这货是个反拼爹拼祖宗的斗士非常好用,还在努力提拔配合,郑靖业想的却是实现自身价值——我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出身不够“高贵”,想要赢得尊敬、想要过上好日子,就要靠实力说话。

     郑靖业的信条说白了就是“天助自助者”,你小子不肯努力,老子懒得理你。

    他不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你要不幸之后还不争,他才不会管你,如果有需要,他还会打劫你。

    只要你有能力、肯上进,当然,还要跟他走得近、一条心,他不管你的出身,必定会帮你。

     前提是:你自己得肯上进。

     一个新的利益集团的诞生,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郑靖业还不想依附别人,年轻时势力不够还会妥协、会曲线协商,他那温文尔雅的外貌很是迷惑了不少人,年纪越长,权力越大,本性越显,让人不能容忍了——这是利益问题,怎么忍?小打小闹的,为了拉你一个比较有前途的人入伙,可以让一点利益,因为你可以带来更多利益。

    你现在不是要分蛋糕,还要从别人嘴里夺食,人家不咬你才怪! 郑靖业自己办事有问题,又有一群跟他越来越不对付的人捣乱,从名声很好变成毁誉掺半,最后变成了个坏人。

    受习惯影响,人们更愿意相信世家这样一惯有权威人对郑靖业的评价,郑靖业的风评越来越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