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庄殊绝观察着孔翰学的表情:“类似的言论,你看到过吗?” “习以为常。

    ”孔翰学苦笑,“我有一段时间,像有瘾一样,不停刷社交平台的相关视频下看评论。

    ” “这些言论对你造成了什么影响?”庄殊绝追问。

     “心悸、失眠,和我相恋3年的女友分手。

    ”孔翰学的声音低沉,“数不胜数。

    ” 庄殊绝又问:“对你和你现在的家庭,有影响吗?” “说实话,有的。

    彼此之间多了防备和隔阂,我们都在尽量避免谈论这个话题。

    ” 大屏幕适时播放一段准备好的VCR,画面中是几位心理学家的访谈剪辑: “强迫被拐儿童在两个家庭间做出选择,会造成二次伤害……” “社会舆论的压力可能比拐卖的事实本身更具伤害性……” 庄殊绝转向观众:“为了更全面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现场来了一位心理专家,王齐博教授,他为许多寻亲家庭和被拐儿童做过无偿的心理疏导。

    有请。

    ” “王教授您好。

    ”握手过后,庄殊绝提出疑问,“从专业角度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被拐儿童的选择?” 王齐博推了推眼镜:“据统计,在成功寻子的案例中,几乎,几乎是所有的被拐儿童,最终的选择,都是经济条件更好的一边。

    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残酷的现实。

    ” “我们首先要明白,这些孩子,当然,前提条件是没有经受虐待、正常长大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关系和情感依恋,突然要求他们转移,是违背人性的。

    根据我的经验,即便碰到原生家庭条件更好的情况,他们的第一反应,也都是要留在熟悉的家人身边,这是人的本能,保护自己已经建立的情感联系。

    ” “说白了,你想要一个人离开他熟悉的环境,离开他的舒适区,必然要有别的东西作为弥补,这也就是为什么,条件好的家庭,孩子愿意回归的概率更大。

    ” 王齐博最后说: “我碰到过很多的寻亲家庭,唯一的诉求,只是确认孩子还平安活着。

    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