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意,但猛然间老头惊觉不对,他咬咬牙,“小昭啊,你此次答的很好,很有可能名列一甲,既有如此的机会那势必要走动起来才是啊!” 贺云昭抬起脑袋,她诧异道:“这还能走动?” 丁翰章道:“这殿试名次排布都有些说头在里,今年虽说不是大年,但有才华有背景的考生不少,有几个叫得出名字的甚至开始提前宣扬自己的名声了,你可不能仗着自己有些声名就懒散了!” 历来殿试很少有京城籍贯的考生能够名列一甲,在大家的印象里,京城的考生实力都不是那么强大,远比不上江南籍贯的考生强势。

     莫说别的,就算是上一届那夺了探花的曲瞻,他也不是京城籍贯,他籍贯在直沽,只是离京城很近。

     再加上阅卷的官员们都有自己的立场在,其中的事情复杂的很。

     几日后会试放榜,礼部便有一队小吏敲锣打鼓的来了贺家庆祝贺云昭高中会元。

     “恭喜贺老爷高中会元!” “贺家三郎会试第一名,高中会元!” “贺云昭会试第一名,高中会元!” 贺家全家都是一脸喜色,仆妇们急忙跑回府里去拿着小荷包出来。

     荷包里面都是小块的银子,分发给来看热闹的路人,只要到了贺府大门口说一声恭喜,那就人人都有份。

     这是会元报喜的规矩,就算是家里拿不出银子来的那也要包好糖块分给来说吉祥话的人。

     甚至久而久之衍生出了京城一套报喜的产业。

     不论籍贯如何又是在哪里考乡试,会试都是要到京城来的,都已经是举人老爷的,多半也不会缺钱。

     京城有一小堆青年人以及会些乐器的老人们便趁着鼓乐队从礼部衙门出发时一路跟上去。

     到了会元家门口便开始吹奏,主人家也不会嫌弃,既是来奏乐便厚厚封上一份礼。

     在丁老对贺云昭的答案评价之后,贺云昭提前告诉了祖母和母亲,可以去祖祖那敲敲边鼓,她既然有宗室这一层关系不用白不用。

     贺母想要提前准备给报喜人的荷包,却被贺云昭给阻止了。

     毕竟若是她真中了会元,家中人却早早准备好了荷包,难免叫人说嘴。

     倒不如今日这般…… 贺云昭一脸笑意的接着礼部官员送来的会元行头,家中的小厮们毛手毛脚的跟着嬷嬷们一起发放一看就是现塞的荷包。

     忙乱又欢喜,才是应有之景。

     殿试之前,贺云昭特意去了襄王府。

     祖孙二人坐在一处,贺云昭还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笑笑,她道:“只怕是要麻烦祖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