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皇后何太后 作品
第131章
士人极大概率会比何太后更早认清这一形势,随后必定会想尽办法让己方阵营的武将带兵入京,以打破眼前的僵局。
只是陈昭没想到这才一年时间一方就先坐不住了。
士人比她想的更沉不住气,何太后也比她预料的更加心急。
陈昭叹了口气,只期望于洛阳那边的局势,还能再撑两年了。
现下她手中粮草实在不宽裕,年初她接任青州牧之后虽然立刻命沮授主持大局在青州境内全力修建水渠水库,可毕竟时日尚短,只能勉强让青州不至于因为干旱减产而流民四起,顶多再挤出一点粮食来安顿从徐州安抚的流民。
再多是一点也没有了。
陈昭按按眉心,命人将蔡琰召来。
蔡琰过目不忘,心怀悲悯,行事用计不够狠辣果决,并不适合担任谋士之职,然而她却非常适合治理地方事务。
陈昭有意将她朝着丞相的方向培养,这些日子以来,蔡琰一直跟着沮授学习如何治理地方。
陈昭已经从平原搬到了青州治所临淄,住在州牧府内,蔡琰的公廨亦在府内,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蔡琰便匆匆而至。
“洛阳朝局有变。
”陈昭开门见山,将手中密信递给蔡琰,蔡琰看过面色一变。
“蔡公那边”陈昭斟酌道。
出门大半年政治情商有了十足长进的蔡琰面无表情接了句: “我爹一定会吃大亏。
” 从她记事开始,十几年来,她爹先是被宦官曹节诬流放,侥幸得赦之后、回乡之前又得罪五原太守王智,不得已隐居避祸,多亏自家主公帮扶才能洗脱罪名。
那还是在太平期间,如今的洛阳局势连她这个局外人仅从书信中都能看出来危急。
她爹一定会再一再二又再三得罪权贵,惹祸上身。
一不小心命都会丢在洛阳。
陈昭自案上取出数页素帛文书,“我有意在临淄设一书院培养贤才。
” 门阀之弊,非刀兵可解
只是陈昭没想到这才一年时间一方就先坐不住了。
士人比她想的更沉不住气,何太后也比她预料的更加心急。
陈昭叹了口气,只期望于洛阳那边的局势,还能再撑两年了。
现下她手中粮草实在不宽裕,年初她接任青州牧之后虽然立刻命沮授主持大局在青州境内全力修建水渠水库,可毕竟时日尚短,只能勉强让青州不至于因为干旱减产而流民四起,顶多再挤出一点粮食来安顿从徐州安抚的流民。
再多是一点也没有了。
陈昭按按眉心,命人将蔡琰召来。
蔡琰过目不忘,心怀悲悯,行事用计不够狠辣果决,并不适合担任谋士之职,然而她却非常适合治理地方事务。
陈昭有意将她朝着丞相的方向培养,这些日子以来,蔡琰一直跟着沮授学习如何治理地方。
陈昭已经从平原搬到了青州治所临淄,住在州牧府内,蔡琰的公廨亦在府内,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蔡琰便匆匆而至。
“洛阳朝局有变。
”陈昭开门见山,将手中密信递给蔡琰,蔡琰看过面色一变。
“蔡公那边”陈昭斟酌道。
出门大半年政治情商有了十足长进的蔡琰面无表情接了句: “我爹一定会吃大亏。
” 从她记事开始,十几年来,她爹先是被宦官曹节诬流放,侥幸得赦之后、回乡之前又得罪五原太守王智,不得已隐居避祸,多亏自家主公帮扶才能洗脱罪名。
那还是在太平期间,如今的洛阳局势连她这个局外人仅从书信中都能看出来危急。
她爹一定会再一再二又再三得罪权贵,惹祸上身。
一不小心命都会丢在洛阳。
陈昭自案上取出数页素帛文书,“我有意在临淄设一书院培养贤才。
” 门阀之弊,非刀兵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