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崔成秀 作品
第61章
浮沉沉,灼得心头生疼。
身遭横辱,咽泪装欢――原来她是这样看待自己和宫里的一切,原来自己处心积虑的安排布置只让她感到度日如年,原来往日自己都是被那些掩饰蒙住了眼睛,原来心灰意冷到了极处,反而能透过痛楚看出平日看不出的真相来。
当初自己不是与她谈起朝政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么?郑鸾和林远不是都明里暗里与自己提过,惋惜顾沅不能立于朝堂么?在尚仪局徐三娘的供词上,不是也白字黑字写了那一日鸾仪科殿试,顾沅的失态么?太后不曾问过顾沅,不也正是因为已经证据确凿,担心那些话自那人口中一字字说出,给自己保留一份体面么? “给,给她看做什么?”皇帝向后倒在大迎枕上,手指无意识地将那张纸笺捏做一团,“让她亲口把这些话说给朕,说给所有人听?让所有人都知道,朕是个强逼臣子的好色昏君?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喜欢朕,她厌弃朕,在朕身边度日如年?” “朕不问她。
你们也不必慌,这么点小事,朕死不了!”皇帝挥手止住慌了神要去请太医的两人,直起身来,深深吸了几口气,脸色虽然依旧苍白,神情却恢复了惯常八风不动的漠然,唇角带出一丝冰冷的哂笑,“有人要为天地立心,要为生民立命,要为万世开太平,要做她的书生事业,朕就由她去做!朕是天子,容得下四方万民,容得下四海宗藩,那些个逢迎把戏也见惯了,还容不下她么?她既然不愿意,朕自然不会勉强,朕当初答应了要送她出宫,如今时机也正好。
你们两个传旨林远,叫他派人回京,趁着顾家人还没回乡,送五百两银子过去,也算是朕与她相识一场――快去!” 皇帝催得急,魏逢春还有些懵懂,崔成秀心思灵活,一转便明白了皇帝说不出口的意思。
倘若顾沅当真是冤枉,碰上鸾仪局的人,知道皇帝清醒了,还不会分辨一番,要皇帝给她做主么?眼见正是个立大功的好机会,他朝皇帝叩了个头,立时连夜向林远传旨去了。
这一线朦朦胧胧的希望成了皇帝的救命稻草,连祭祀宗庙的时候也一样牵肠挂肚,待仪式结束,在回程的路上便召来崔成秀问话:“给阿沅的银子送过去了?” “是。
”崔成秀刚刚自林远处得了回信,只觉得心里一股苦水倒都倒不出来,“顾家人如今在京里租了房子,顾小娘子正和家里人在一处,那人送银子的时候也在场,小娘子收了银子,然后,然后――” “然后什么!” 崔成秀横了横心,反而说得流畅起来:“小娘子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收了银子,就打发人回来了。
那人寻顾家街坊打听,都说顾家虽然是新来的,未来的夫婿十分了得,是恭王府的红人――” 皇帝脸上依旧微笑,只是那笑容却仿佛冰封的湖面一样凝固不动:“未来的夫婿?十分了得?”她突然哈哈笑了一声,“离了宫,正好过年,正好考恩科,正好成婚,果然好时候,好打算!打听得好!不然朕岂不是少给了她一份贺礼?” 崔成秀不敢看皇帝的脸色,只苦着脸叩头,心里更是苦不堪言――顾沅这样欺瞒皇帝,是罪不容诛,皇帝怎么对付都不为过,只是牵连着恭王府,就又成了烫手汤圆,怎么每次这样的活计,总能和自己扯上牵连呢? 腊月二十三,民间祭灶的日子,也正是大驾返京的日子。
皇帝第一次亲自主持冬祀,出京回京的排场都极盛大。
大齐皇帝素来亲民,天街两边并不用黄幔遮挡,只由京卫里挑选的精壮五步一岗,横持铁枪自观礼的小民和大驾间隔出界限来,龙辇上也珠帘高卷,并不禁小民瞻仰。
皇帝着乌纱皮弁冠,绛纱袍,手持玉圭在宝座上端然而坐,脸色稍嫌苍白,却更显得容貌清湛,虽然尚在韶龄,但眉目微垂俯视众生时自有一番不动声色便可掌人生死的尊贵气派,让人敬畏油然而生,不敢冒犯。
“今上果然是真命天子,”吕传与顾家人一起跟着街坊出门观礼,仗着目力甚好,将龙辇上的皇帝御容看了个大概,待大驾过去,才跟顾沅和许欢赞叹,“当真是龙章凤姿,
身遭横辱,咽泪装欢――原来她是这样看待自己和宫里的一切,原来自己处心积虑的安排布置只让她感到度日如年,原来往日自己都是被那些掩饰蒙住了眼睛,原来心灰意冷到了极处,反而能透过痛楚看出平日看不出的真相来。
当初自己不是与她谈起朝政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么?郑鸾和林远不是都明里暗里与自己提过,惋惜顾沅不能立于朝堂么?在尚仪局徐三娘的供词上,不是也白字黑字写了那一日鸾仪科殿试,顾沅的失态么?太后不曾问过顾沅,不也正是因为已经证据确凿,担心那些话自那人口中一字字说出,给自己保留一份体面么? “给,给她看做什么?”皇帝向后倒在大迎枕上,手指无意识地将那张纸笺捏做一团,“让她亲口把这些话说给朕,说给所有人听?让所有人都知道,朕是个强逼臣子的好色昏君?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喜欢朕,她厌弃朕,在朕身边度日如年?” “朕不问她。
你们也不必慌,这么点小事,朕死不了!”皇帝挥手止住慌了神要去请太医的两人,直起身来,深深吸了几口气,脸色虽然依旧苍白,神情却恢复了惯常八风不动的漠然,唇角带出一丝冰冷的哂笑,“有人要为天地立心,要为生民立命,要为万世开太平,要做她的书生事业,朕就由她去做!朕是天子,容得下四方万民,容得下四海宗藩,那些个逢迎把戏也见惯了,还容不下她么?她既然不愿意,朕自然不会勉强,朕当初答应了要送她出宫,如今时机也正好。
你们两个传旨林远,叫他派人回京,趁着顾家人还没回乡,送五百两银子过去,也算是朕与她相识一场――快去!” 皇帝催得急,魏逢春还有些懵懂,崔成秀心思灵活,一转便明白了皇帝说不出口的意思。
倘若顾沅当真是冤枉,碰上鸾仪局的人,知道皇帝清醒了,还不会分辨一番,要皇帝给她做主么?眼见正是个立大功的好机会,他朝皇帝叩了个头,立时连夜向林远传旨去了。
这一线朦朦胧胧的希望成了皇帝的救命稻草,连祭祀宗庙的时候也一样牵肠挂肚,待仪式结束,在回程的路上便召来崔成秀问话:“给阿沅的银子送过去了?” “是。
”崔成秀刚刚自林远处得了回信,只觉得心里一股苦水倒都倒不出来,“顾家人如今在京里租了房子,顾小娘子正和家里人在一处,那人送银子的时候也在场,小娘子收了银子,然后,然后――” “然后什么!” 崔成秀横了横心,反而说得流畅起来:“小娘子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收了银子,就打发人回来了。
那人寻顾家街坊打听,都说顾家虽然是新来的,未来的夫婿十分了得,是恭王府的红人――” 皇帝脸上依旧微笑,只是那笑容却仿佛冰封的湖面一样凝固不动:“未来的夫婿?十分了得?”她突然哈哈笑了一声,“离了宫,正好过年,正好考恩科,正好成婚,果然好时候,好打算!打听得好!不然朕岂不是少给了她一份贺礼?” 崔成秀不敢看皇帝的脸色,只苦着脸叩头,心里更是苦不堪言――顾沅这样欺瞒皇帝,是罪不容诛,皇帝怎么对付都不为过,只是牵连着恭王府,就又成了烫手汤圆,怎么每次这样的活计,总能和自己扯上牵连呢? 腊月二十三,民间祭灶的日子,也正是大驾返京的日子。
皇帝第一次亲自主持冬祀,出京回京的排场都极盛大。
大齐皇帝素来亲民,天街两边并不用黄幔遮挡,只由京卫里挑选的精壮五步一岗,横持铁枪自观礼的小民和大驾间隔出界限来,龙辇上也珠帘高卷,并不禁小民瞻仰。
皇帝着乌纱皮弁冠,绛纱袍,手持玉圭在宝座上端然而坐,脸色稍嫌苍白,却更显得容貌清湛,虽然尚在韶龄,但眉目微垂俯视众生时自有一番不动声色便可掌人生死的尊贵气派,让人敬畏油然而生,不敢冒犯。
“今上果然是真命天子,”吕传与顾家人一起跟着街坊出门观礼,仗着目力甚好,将龙辇上的皇帝御容看了个大概,待大驾过去,才跟顾沅和许欢赞叹,“当真是龙章凤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