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就算是家中的管事,一个月拿上一两银子,也算得上是很高的月例了。

     但沈宣在现代世界走了一遭回来,接受了二十多年的人文教育,却是没办法把下人真的当成牛马看。

     因着大晋没有所谓的知识产权一事,为防止机密泄露,这些人的卖身契还是捏在他的手中。

     但他们的月例,沈宣却还是比照着现代世界的正常薪水来发。

     一个铺子的管事,在现代世界也算得上是企业高层了,操心的事情繁多,月例自是要高一些。

     就算是最底层的员工,如戏园仙味的生福生财等人,沈宣也从不亏待。

    不仅顿顿有肉,吃的好穿的好。

    一个月拉拉杂杂的,到手也有一两多银子,可以由着他们自己自由支配。

     马车一路又行驶了一个多时辰以后,才算是到达了砂州。

     然而车辆却没有如往常一般在薛府面前停下,而是直接朝着海边码头附近去了。

    因为薛凤麟要带李知州去参观糖厂。

     “李夫人请看,这旁边的一片沙地,大约五百多亩,都已被我包下,种上了香蕉、菠萝和甘蔗。

    明年便可以收成,也是要用来制糖的。

    ” 李夫人掀开车帘朝外看去,便见到一大片的沙地被整整齐齐的划分成了一块块的小田,每块上面都已经绿油油的出了苗儿,且有人在浇水耕种。

     “再往前面,还有三百亩沙地,全种甘蔗,糖厂就开在码头附近。

    日后等码头修缮起来了,运货也更加方便,就可以从这里出口到大晋各地。

    ” 李夫人听着沈宣指着砂州外的景色侃侃而谈,心中也是越来越佩服。

     如今砂州看起来还只是一片荒地,但在沈宣口中,却似乎已经有了蓬勃发展的雏形一般,不知为何便让人觉得十分可信。

     沈宣这见识与规划,还有口才,比李夫人见识过的许多男子还要强得多。

     她不过一个管家的妇人,听了沈宣一番介绍,心中却也澎湃起来。

     特别是他说到码头的规划之时,李夫人就忍不住想到自己手上的那点私房产业,心道若是自己也在这码头上投下一间铺子,待这码头修好以后,岂不是也能分一杯羹?也好给自己的女儿多留下一些嫁妆傍身! 马车终于到了糖厂附近,车辆停下,薛凤麟领着李知州走了下来,沈宣与李夫人也从车上跟了下来。

     “薛夫郞,你说的码头在哪儿?”李夫人看了看四周,除了一间规模颇大的糖厂以外,一望无垠都是荒地和海滩。

    ” “就在那边。

    ”沈宣指了指远处的一片木桩子搭成的小码头说道:“现下虽还没修缮起来,但日后待糖厂的产量起来了,便肯定要重新翻修上商铺,与彭州码头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