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因着父亲偏爱,她与她母亲在薛家的地位都提升了不少,如今倒也算是苦尽甘来! 薛侯爷将薛凤塘重新放回床上,之后才又表扬起了甜姐儿道:“你这个做姐姐的不错,还能背得了这么多的诗句,给塘儿做了个好榜样。

    ” 甜姐儿这才微微一笑,表情恬静的说道:“多亏了世子哥哥为我请的先生,教会了我许多东西,甜姐儿十分受用!” 薛侯爷听到甜姐儿提起了薛凤麟,这才突然想起了那个方才让自己恨的牙痒痒的长子。

     此时他身边的文姨娘便开口说道:“这次世子不过三年就升迁回京,可是大大的荣耀!” “妾身虽不懂政事,可前日宴席间听着卢大人家中家眷说起世子,那也是满口称赞。

    ” “只说是世子胆识过人,自请去做外官,又这么快就做出了成绩。

    是大晋开朝以来,升迁的少有的快的!” “不过二十三岁,便已官居四品,日后定是前途无量!与他同一批的三甲进士,如今还在翰林院里当七品芝麻官儿呢。

    ” 文姨娘这一番夸赞,可谓是夸到了薛侯爷的心坎上。

    卢大人与杨大人一样,是当朝清流,在京中名望颇高。

     连他的家眷都这么说,可见卢大人对薛凤麟也是赞赏有佳。

     薛侯爷此时才回过味来,薛凤麟升迁的这般快,京中的名门世家们羡慕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在意其他细枝末节之处? 方才白氏说的那般夸张他就信了,如今一想,定是那白氏知道薛凤麟回京,心中不快,为了自己的亲儿子才在背后颠倒是非! 这些年自被文姨娘点破之后,薛侯爷也渐渐明白过来白氏私底下那点小九九。

     在文姨娘这里呆的久了,他才发现文姨娘性情温顺,也从不在他面前搬运是非,反倒是时常夸赞家中其他子嗣。

    偶尔还会邀请孔、秦二位姨娘过来相聚,一副姐妹相亲,其乐融融的景象。

     薛侯爷本就不喜自己身边的女子争斗,如今年纪大了,更是喜欢这种全家和和睦睦的景象。

     文姨娘虽然年长,但靠着这份懂事和生了儿子,反而让薛侯爷对她的宠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还是你最懂事!”薛侯爷长叹了一声,牵过文姨娘的手赞赏道:“若是夫人有你一半的品性,鲤儿怕是也不会被他教成那样!考了好几年连个举子都没考上!” “老爷别这样说,二少爷年纪尚轻,正是贪玩的时候。

    日后就会懂事了!”文姨娘笑意嫣然的说道。

     “你倒是个会安慰人的!”薛侯爷又夸赞了文姨娘好几句,还说等薛凤塘过了四岁,就早些给他开蒙,让他长大了与薛凤麟一样给薛家光耀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