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夜凡 作品

第六十六章 异域的发展

    方流民,甚至是南方一部分缺衣少粮的贫民,都赶向杜乐的山庄。

     每一天,山庄山下的路口,都有上百甚至上千人涌向山庄以求谋得生活安稳。

    山庄的压力骤然变大了。

    人口的增加,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当然,作为一名商人,在安排流民,救济流民,以及每天支付金币作为山庄武装、矿场工人,农业工人的工钱之余,杜乐也不会放弃赚取金币的。

    毕竟,除了粮食之外,有一些肉制品,特别是新鲜猪肉,鱼肉,有时还是杜乐亲自到菜市场或者郊区鱼塘买的。

    因此,杜乐以乱世前的市场价二倍价格限量出售各种口粮。

    比如一条鱼要两元金币,一斤猪肉要一元金币。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积攒一些金币,防止没有多余华元时,可以拿来应急。

     山脚下。

    离山门不远处,一个占地数十平方公里,地势相对平坦的居住点拔地而起。

    这是杜乐安排由工房日夜劳作建设的第一批房屋,开始投入使用。

    经过人事部登记的流民百姓,只要签署了一份山庄雇佣的契约,或者付出金币,就可以获得一间房屋。

     这个居住点经过三个月的发展,甚至周围不少山村的百姓因为城镇时不时的封闭,无法交易到生活用品,也赶来这里做交易。

    这个居住点点,杜乐起名为兴民墟,并且定下每月的初二、初八、十二、十八、二十二、二十八为集市日,同时也是休息日,山庄雇工可在这四天里轮流放假,并可开放接纳外人进行交易。

    居住地里的公告板也会时不时的张贴山庄的最新公告。

    为了防止山贼强盗,兴民墟外,依靠两旁山壁,杜乐还令管家安排人手在入山口修建了高约五米的土木混合墙。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兴民墟的大门还没有打开,门外就已经有上百手拿肩挑的人在等候。

     两名门卫挺着腰,手拿一米长的木棒,又像往日集市一样,站在门后等着队长敲响开门钟声。

     踏踏踏,一队约有二十人的巡逻队,快速走到大门,他们是来维持进门秩序的。

    庄主规定,所有在集市内做生意的人,都必须按规矩做事,排队进门,在规定的地方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