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允锋 作品

第五一九章 皇帝陛下的快乐生活

    大元皇帝的选择很干脆…… 当然是要银子啦! 虽然作为蒙古大汗,大元皇帝,居然被每年区区一万两银子引诱,这的确有些羞耻,但是…… 他有的选择吗? 这些年在李成梁的持续打击下,左翼蒙古各部全都损失惨重。

     炒花投降就是因为走投无路了,内喀尔喀各部目前总共还能凑不到两万骑兵,这是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都加起来。

    卜言台周稍微强些,曾经号称控弦十万,实际上到他孙子林丹汗时候,大概能凑起四万骑兵的察哈尔部,目前能拿起武器的男人也就两万出头而已。

     虽然蒙古各部联合起来,的确还有不弱的实力。

     但是…… 不可能联合起来啊。

     右翼蒙古各部全都已经成了杨丰的忠犬,一旦杨丰解决左翼,他们会毫不犹豫的为王师前驱。

     而左翼里面外喀尔喀根本不管南边的事情。

     他们在漠北,才没兴趣管漠南,反正明军也不可能去漠北,他们知道自己那破地方的吸引力。

     科尔沁同样自己玩。

     甚至他们还和炒花打过,后者被李成梁赶到东辽河以北,引起嫩江一带的科尔沁部警觉,双方还发生过交战。

     真正面对明军的就是察哈尔和内喀尔喀,然后他们正面明军,左边臣服大明的女真各部,右边臣服大明的右翼各部,背后是不准他们北上抢夺自己牧地的科尔沁,两家总共加起来其实也就四万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面对这个局面无非投降或者逃跑而已。

     炒花已经投降了,剩下卜言台周还能有什么其他选择? 最终蒙古大汗卜言台周向大明皇帝投降,另外也是以大元皇帝身份,虽然他们其实早就不用这个称呼了。

     大元北逃之后恢复了蒙古国号,此后一直以蒙古国号,但被永乐连续打击之后完全崩溃,之后就是自相残杀,混乱的自相残杀,直到达延汗重新恢复对漠南蒙古的一统。

    但他死后因为那个一代代分家的分封方式,最后重新归于一盘散沙的,不过蒙古大汗的继承几乎没断,就算很多大汗其实就是个名号,而且多数还是被当傀儡的。

     但他们这个大汗的确自始至终延续着,一直到卜言台周,最多中间有过短暂的空缺期。

     这个也是东蒙古各部承认的。

     哪怕俺答汗把大汗撵到辽西自己玩,他也只是自称为护卫汗庭的小汗。

     卜言台周就是东蒙古各部公认的共主。

     以这个身份投降的他被大明皇帝陛下封为宁王。

     因为他选择了要银子而不是封地,而其所部牧区又已经封给辽东王,所以辽东王慷慨的准许其在自己封地世代放牧,而且亲自为其划分牧区,并为其修建寺庙,而宁王只需要每年向他交一百头牛就行。

    包括察哈尔各部的首领也同样被封以不同的爵位,同样被辽东王划分牧区,安排在自己的封地世代放牧,至于俸禄当然也必不可少。

     最终察哈尔各部确定的俸禄加起来每年大概五万两银子。

     加上炒花那里的五万,杨丰用每年十万两银子,彻底解决了察哈尔和内喀尔喀。

     此外还有给女真各部的加起来,大概也就每年十万两。

     每年二十万两。

     广州。

     “每年二十万两,加上四顺王及所部的四十万,每年六十万两银子,他每年花六十万两银子,就把整个大明边患全解决,朕过去每年为九边投入一千多万两银子,结果到他每年就花六十万。

    ” 皇帝陛下几乎咬着牙说出这番话。

     当然,他也明白,首先是这些人打不过杨丰才接受这个结果。

     如果打的过,谁会接受这个俸禄,直接抢难道不行吗? 其次…… 他那每年一千多万两,能有十分之一真落到士兵身上,估计也早给他解决这些边患了。

     九边一年的确投入一千多万两。

     但出京少一半是规矩,然后各级官员将领再接着分,最后还得把养家丁的拿出。

     剩下点渣给官军。

     说白了杨丰就是去掉了中间商而已。

     还有,杨丰也不仅仅是花这些,毕竟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