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门源流

    。

     历劫转世的修真可以带着前世的智慧和见识,但却没法带来根骨和资质。

    修仙一途,最重要的便是内外交感,淬炼真元。

    身体本身的经脉、关窍、气海丹田以及各处穴道的强弱都关乎着将来修行的成就。

    虽然各门各派都有淬炼身体的秘法,但体格根骨可遇而不可求,后天铸造总是比不上先天自然而成的。

     此外,身体的精力以及大脑的聪颖程度也影响着修行的进度。

    智慧可以延续不假,但若转世后的人本身智力有缺陷,那么运用前世的经验和知识时,便会有滞后、费劲之感,所谓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刘满资质普通,虽有些浑浑噩噩,还好没有缺陷。

    李宏长出一口气,吐出胸腹中的污浊,开始按照自己最拿手的功法冲击身体内的关窍。

     人生而有识,此为后天之神,又称为【识神】,可以助人后天学习。

    既然有后天之神,那么自然有先天之神,先天之神乃是人的本来慧光,称为【元神】。

    修行时需要元神内照,化后天之气为先天精炁。

    整个修行的过程便是排出后天识神的干扰而进入无为直觉的先天元神之境。

    所谓的内功入定,便是此法。

     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进入无我两忘的境地,自然不能领悟入定行功的诀窍。

    需知,元神观照的无为无所思之状态并非什么也不想的呆。

     元神的感应是修行的关键,那么如何感应元神呢?人有精、气、神三者,彼此相互关联。

    精为生命与物质之根本,分先天与后天。

    气则是修行之能量,同样分先天与后天,后天之气为呼吸之气,先天之气则为精炁。

    神亦分先天与后天,要感应先天元神,必须增强先天元精。

    要增强先天元精,必然得从后天精力入手,炼体导引增进精气神,便是道门不二的法则。

     所以修行的第一境第一阶第一重天地就是筑基。

     所谓筑基就是锻炼筋骨、练习吐纳、学习导引,使身体精力充沛而最终感应到先天气机。

    此气机微弱而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