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涉及税务合规、基金背调、慈善委员会等多重社交网络时。

     于是他们签下一纸婚约,像签下一份资源互换的合作协议。

     没有爱情,没有束缚,也没有戏。

     caroline住在上东区的老房子里,周末回康州看母亲,陈卫东则住在项目配套的高层公寓,两人只有在出席指定场合时才一起出现。

    私下里,他们礼貌、疏离,却从未越界。

     caroline偶尔会在深夜发来消息:“爸要看你在年会上讲的话,明天穿灰西装。

    ” 他会回复:“ok,安排。

    ” 就像秘书对上司,冷静、准确、有效率。

     她不干涉他的私生活,他也不插手她的关系。

    她在法学院毕业典礼上感谢过他,他在市政酒会上拉她一把挡下媒体的质疑。

    他们像两个在制度边界里共谋的同盟者。

     “市长今天晚宴点名提了你,说项目提案报告特别‘aggressive’。

    ”她说,“他喜欢这种。

    ” 陈卫东舀了一碗饭,淡淡回道:“预算里藏了四个回收点和两笔隐藏清理费,他没看到。

    喜欢就好。

    ” 他们之间的对话就到此为止。

    caroline合上电脑,拿了外套:“我今晚不回来。

    ” “路上小心。

    ” “你也是。

    ” 陈家在长岛有一栋三层独栋老宅,是父母坚持不卖的地方。

    他一个月回去一次,每次都像例行公务。

     这天回去,老宅一如往常地整洁克制。

    他母亲烧了冬瓜排骨汤,他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的美东转播。

     “你妈说你又不去见人家姑娘。

    ”陈父冷冷一句。

     “我有家。

    ”陈卫东语调平平。

     “那个caroline?别人都知道她是……”陈父语气压低,“你当我们瞎?这不是瞎混,是胡来。

    ” 陈卫东喝汤,不说话。

     “你都三十多了,再不生个孩子,以后我们走了,你连个香火都——” “我没打算生。

    ”他说,“我也不会让你们再管我的生活。

    ” 他母亲夹菜的动作顿住,轻声说:“卫东啊,我们不想逼你……但你不要太绝情。

    ” 陈卫东沉默。

    他知道自己心里确实冷了,早年移民挤压掉了情绪,接班之后习惯了效率至上,他不再相信什么亲情本能——只有契约,只有交易。

     但他没说出口,只说了句:“别等我,晚上还有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