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王氏,她的规矩多是在治家严格,私下里也没这么多规矩,不然活着多累。

     丫鬟过来吹灭了蜡烛,关上房门。

     赵王氏说道:“小国公倒是性情中人,见淩儿被欺负,立马就把顾棱给揍了。

    你这个当爹的,竟然还有心踏青游湖。

    ” 赵骅冷笑一声:“打一顿算什么。

    你等着吧。

    ” 其实也是身份受限,顾棱再怎么不着调,那也是宗室。

     别说是他了,就是窦荣,也不过仗着现在年纪小,才能这么不计后果直接打人。

     他一个外臣,能怎么着这些皇亲国戚? 倒也不是真的一点招都没有,但得徐徐图之,最好还得把赵淩摘干净。

     若是他所料不差,他们赵家将来还得落在赵淩身上。

     赵骅的谋划赵淩不知道,倒是他的伴读身份,马上就下来了。

     他读书的场所,也从文华殿搬到了御书房。

     像皇帝身边跟着庶吉士当秘书一样,他也像是个小秘书一样跟在顾朻身边。

     他要做的事情当然没有庶吉士那样多,只是跟在顾朻身边学习而已。

     和他同样的,还有太子身边的另外两个伴读,吏部尚书的长孙米希和太子太傅的侄孙季松。

     这么一来,他需要补的功课更多了。

     每天上下学的时候,都得抓紧时间问赵骅各种问题。

     反正赵骅是自己亲爹,科考是探花,当官是天子近臣,该懂的都懂,免费老师不问白不问。

     “爹,修皇陵要这么多钱?”最近御书房里吵的是陛下修皇陵的事情。

     修皇陵,认真说起来是三件事。

     皇帝要给自己修陵墓,此外还有过往帝陵的维护修缮,以及守卫帝陵的军队的开支。

     让赵淩感到魔幻的是,这三笔费用里,开支最低的是军队。

     在懂事的儿子面前,赵骅也不藏着掖着:“采石、运输的费用不低。

    人力倒是不贵,除了工匠之外,抽调徭役即可。

    主要还是各级都要贪墨一点。

    陛下也清楚,主要是他们贪得太多了,太不像样。

    大致费用我算了价格已经交给了陛下,现在陛下就看工部那些人有多大的胃口,能不能吃得下去。

    ” 赵淩倒是觉得:“要是他们能办好事情,给他们吃点就吃点了。

    ” 赵骅本来就担心儿子变成个佞臣,现在听他这么说,又担心他变成个贪官,原本闲适的坐姿都端正起来:“你怎么这么想?” 赵淩理所当然道:“他们不过是暂时代为保管而已。

    等事情办完了,吃下去的,还得吐出来。

    ” 怎么吐? 抄家、流放多的是办法。

     真当贪没贪的,皇帝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