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粥汤,喝了就不饿了。

    ” 宁诩有气无力地点点头,才吃了两口早膳,外面又来宫人道:“陛下,御书房外候着五六位大人,要和陛下您商议要事呢。

    ” 宁诩:“……” 宁诩:“要不就说朕死了吧。

    ” “陛下!”宋公公大惊失色,甚至差点伸手去捂他的嘴:“您说什么呢!陛下福泽深厚,是要活千岁万岁的,怎么好端端地还咒自己?” 宁诩麻木地往嘴里塞食物。

     当皇帝的工作量,一点也不比当研究牲少,既然做个实验都能猝死,那他批着奏折突然死了,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不过也好,宁诩乐观地想,好歹是青史留名了。

     宋公公见他实在精力不济,于是在旁边给他布菜,又劝慰说:“今日各位大人,应是来和陛下您商议燕国朝贡一事的,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 这件事,刚刚上朝时,宁诩已经知道了。

     一个多月前,燕国战败,与大昭签订了协议,其中不仅约定要将七皇子段晏送入大昭京城为质,还有无数要上贡的物品清单。

     一个月后,燕国才将这些贡品整理完毕,又千里迢迢地遣人马送来,过两天就要到京城了。

     虽两国之间不久前还在战场上你死我活,但如今已歇战,为了休养生息,昭国也无法将燕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彻底吞并,于是只能在表面上做些友好相待的功夫。

     燕国此次派人携礼前来,不仅打的是朝贡的名义,也算是来大昭做客。

     至少明面上,宁诩作为东道主,不能做得太失礼。

     朝会上已经禀过许多接待相关的事宜,但这样的大事,哪有一两个时辰就能讲完的,因此下朝后,官员们又堵在了御书房门口,眼巴巴等宁诩用完早膳。

     ----没办法,朝中无论大小事,都要陛下亲笔批过呀! 因为压力过大,宁诩一顿饭吃得如鲠在喉。

     最后他忍不住放下筷子,深呼吸一口气,出声道:“宋公公,你去请小青来御书房,就说朕有事找他。

    ” 宋太监一头雾水:“小青?” 宁诩向他描述:“就宫中那个爱穿浅青色衣袍的人,好像姓……夏?” 宋公公明白了:“回陛下的话,是夏御史家的夏潋公子。

    ” 宁诩点头,严肃叮嘱道:“快快把人请来。

    ” * 竹意堂。

     段晏站在殿前,淡淡看着院子里的宫人将一箱箱东西搬进内殿。

     因为他昨夜的出格之举,更因为他没有受到宁诩的任何责罚,内务司今天一早,就带了几个新的伶俐宫人来给竹意堂,并搬了不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