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下。

     “陛下召臣来,所为何事?”兵部尚书小心问。

     宁诩坐在御案后,默了默,才道:“朕是要叫你近日整顿好军备,调配些兵力到燕国边境、京郊外,随时待命。

    ” 兵部尚书心凉了。

     自上一战后,昭国内的军力几乎折损大半,直至现在也没能恢复一二成。

     他倒是想调配兵力,但也要用足够的兵力给他调配啊! 先前听闻燕国质子失踪的消息后,兵部尚书是连日不能成眠,就怕这一日到来,但不论他如何担忧,还是从宁诩口中听见了。

     “陛下……”他颤巍巍道:“是又要和燕国开战了吗?” 宁诩无奈:“只是做好准备,没说马上就打了。

    ” 就算现在要打,打得过吗? 燕国境内兵力仍留多少,他并不清楚。

    但就凭段晏毫不犹豫地逃出宫一事,可见他们并不畏惧昭国出兵。

     燕国与昭国不同,燕国现在皇位上坐着的,可是位举国称赞的明君,数十年来励精图治,将从前弱小的燕国治理成了一方强国。

     而反观昭国,却是每况愈下,尽显颓败之势。

     宁诩心里沉甸甸的,还要分神劝慰六神无主的兵部尚书,最后也累了,道:“总之你就按朕说的先去做吧,别想太多。

    ” 兵部尚书抹了把要出来的眼泪,应了。

     正事说完了,两人相对无言片刻,宁诩又开口:“那你就先回去吧。

    ” 尚书点点头,站起来往外走了几步,还没迈出御书房的大门呢,就见外面一个人身影匆匆赶来。

     定睛一看,是兵部的一个郎中。

     兵部尚书正在想,为何自己的人会跑来御书房寻他,就算事情十万火急,也不必立即就撞到陛下跟前来啊? 除非是……要马上让他和宁诩都第一时间知晓的事情。

     兵部尚书的心突突跳了起来。

     那郎中急走至御书房内,行了礼,擦了下头上的热汗,道:“陛下,尚书大人,边境有急报送来。

    ” 他手里握着一封皱巴巴的信纸,宁诩瞥了一眼,没让他上呈,只说:“你讲一讲。

    ” 那郎中于是道:“边境的驻军几日前得知燕国境内的消息,那原本为质子的七皇子段晏,出现在了燕国京城中!” 兵部尚书瞠目结舌,宁诩握紧了手里的笔,语气镇定:“还有呢?” 郎中犹豫了一瞬,还是如实禀报: “据闻,燕国七皇子归国那日,城中的百姓皆夹道相迎,欢呼不已。

    而燕国朝廷对外声称七皇子只是出外游历了一段时间,索性将曾经为质一事全然抹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