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星繁 作品
第33章 爹失踪了
泗安县原先只是个不起眼的县城,随着这些年水渠建成,土地肥沃起来,百姓勤快开荒,大家日子才一点点好了起来。
这边又多小山,山货药材资源丰富,吸引了外来游商,县里百姓勤快,每日做点小生意总能讨点生活 这种兴盛之势,在这短短时日直接消散 以往每日城门一开,外地的游商和周围村镇的百姓便纷纷进城,这几日倒是反了起来,进城的人零零散散,离开的人却排起长队 虽然直接离开泗安县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去附近村镇或者府城访亲问戚,但这对于一个县城来说,依旧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年头人口才是最大的资源,有人才能开地,有人才能做小生意,才能搞建设 作为县令,肖仕站在城门上看着这个画面,心情十分沉重,他叹气道:“朝廷安定,日子好过的是达官贵人,一旦动荡,苦的却是百姓。
别看他们只是离开一阵子,但一大家子日只出不进,每日的衣食住行一去,大半年便又白干了。
” 泗安县可以说是肖仕一点点看着好起来的,现在马上任期马上结束,又遇到这般动荡之事,他真的很难不心疼百姓,还有自己 肖县令唏嘘:“你说,我调任的事是不是又黄了?” “您问我?”宋锦伸手指了指自己,很是诧异,“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哪懂这些事啊,您才是县令老爷咧” 她就坐在城墙上,手撑着石墙,双脚晃在半空,那近十米的城墙在她这仿若平地一般寻常。
清风拂过她,掀起细密的发丝,一双凤眸明亮而又神,清丽的五官飞扬,她碎碎念念 “您这些年为了县里不说抛头颅洒热血,那也是兢兢业业,在您的带领下,县里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就只冒出一个梁王乱党,只是城里差点被炸了一通,也就是齐铮和宋行之两个差点出事” 肖县令心中连中三箭,他捂住胸口:“快,快,快别说了” 再说下去,他升不升职不好说,这脑袋上这顶乌纱帽感觉是没了 肖仕想想都心梗,都说做官看能力,但是在他看来,有时候运气比能力更重要。
这有的人入了仕途就是一路顺遂,比如说他当年的同窗,米和麦都分不清楚,药和菜就更别说了,平日除了之乎者也就是之乎者也,没谁觉得他能考上 偏偏就那一年,江南闹出了舞弊的事情,取消大半之人科考资格,临近科考之时沿路又碰上逃荒人群纷乱,一大批学子被耽搁,那同窗就这样踩着最后一名成了进士,被打发到最北边的苦寒之地当县令,又碰上起义军 然后他就这样一路入了国子监,在朝中颇有名望,但是在当时,他连最基础的四书都没背顺畅 肖仕再想想自己一甲榜眼,先是被贬,再是被贬,再遇乱军,死里逃生又碰上荒灾,再是疫病,又是水害…… 好不容易现在在泗安县还有点模样,又砸手里头了 肖仕悲愤:“这该死的梁王乱党,一群疯子,还想造反,我呸,哪个脑袋进水,屁股缺瓣的蠢货才会帮他,继续去山里当野人吧……” 宋锦:“君子,君子风度,肖县令” 肖县令君子不起来,这做官固然有为民请愿的远大抱负,但何尝又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节节高升呢?他一个平民老百姓走到今天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结果回头一看,还是来时路,一动不动,甚至得倒退 他站在那里骂骂咧咧,从垃圾前朝再到如今乱党,从自己的艰辛再到可怜的孩儿,没有往日的半分风度 宋锦嘴角一抽,没好气地打断他:“行了,您够了,我去帮您和齐铮说说好话行吧?他这人还是讲理的 ,等他回朝替你在皇上美言几句,你还怕升不了官吗?” 肖县令立马顿住,目光炯炯那:“当真?” 宋锦:“当真是当真,但是您也别太高看我,我就一乡下丫头,说的话和放屁也差不了多少” 肖县令神情莫测:“今时不同往日,你救城有功,说的话肯定管用” 虽然古话有云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但是能靠一下,先靠一下呗。
这做人啊,就得懂得变通,不然这也不能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 宋锦看着他这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忍不住给了他个白眼 她就说这人
这边又多小山,山货药材资源丰富,吸引了外来游商,县里百姓勤快,每日做点小生意总能讨点生活 这种兴盛之势,在这短短时日直接消散 以往每日城门一开,外地的游商和周围村镇的百姓便纷纷进城,这几日倒是反了起来,进城的人零零散散,离开的人却排起长队 虽然直接离开泗安县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去附近村镇或者府城访亲问戚,但这对于一个县城来说,依旧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年头人口才是最大的资源,有人才能开地,有人才能做小生意,才能搞建设 作为县令,肖仕站在城门上看着这个画面,心情十分沉重,他叹气道:“朝廷安定,日子好过的是达官贵人,一旦动荡,苦的却是百姓。
别看他们只是离开一阵子,但一大家子日只出不进,每日的衣食住行一去,大半年便又白干了。
” 泗安县可以说是肖仕一点点看着好起来的,现在马上任期马上结束,又遇到这般动荡之事,他真的很难不心疼百姓,还有自己 肖县令唏嘘:“你说,我调任的事是不是又黄了?” “您问我?”宋锦伸手指了指自己,很是诧异,“我一个普通老百姓,哪懂这些事啊,您才是县令老爷咧” 她就坐在城墙上,手撑着石墙,双脚晃在半空,那近十米的城墙在她这仿若平地一般寻常。
清风拂过她,掀起细密的发丝,一双凤眸明亮而又神,清丽的五官飞扬,她碎碎念念 “您这些年为了县里不说抛头颅洒热血,那也是兢兢业业,在您的带领下,县里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现在就只冒出一个梁王乱党,只是城里差点被炸了一通,也就是齐铮和宋行之两个差点出事” 肖县令心中连中三箭,他捂住胸口:“快,快,快别说了” 再说下去,他升不升职不好说,这脑袋上这顶乌纱帽感觉是没了 肖仕想想都心梗,都说做官看能力,但是在他看来,有时候运气比能力更重要。
这有的人入了仕途就是一路顺遂,比如说他当年的同窗,米和麦都分不清楚,药和菜就更别说了,平日除了之乎者也就是之乎者也,没谁觉得他能考上 偏偏就那一年,江南闹出了舞弊的事情,取消大半之人科考资格,临近科考之时沿路又碰上逃荒人群纷乱,一大批学子被耽搁,那同窗就这样踩着最后一名成了进士,被打发到最北边的苦寒之地当县令,又碰上起义军 然后他就这样一路入了国子监,在朝中颇有名望,但是在当时,他连最基础的四书都没背顺畅 肖仕再想想自己一甲榜眼,先是被贬,再是被贬,再遇乱军,死里逃生又碰上荒灾,再是疫病,又是水害…… 好不容易现在在泗安县还有点模样,又砸手里头了 肖仕悲愤:“这该死的梁王乱党,一群疯子,还想造反,我呸,哪个脑袋进水,屁股缺瓣的蠢货才会帮他,继续去山里当野人吧……” 宋锦:“君子,君子风度,肖县令” 肖县令君子不起来,这做官固然有为民请愿的远大抱负,但何尝又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节节高升呢?他一个平民老百姓走到今天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结果回头一看,还是来时路,一动不动,甚至得倒退 他站在那里骂骂咧咧,从垃圾前朝再到如今乱党,从自己的艰辛再到可怜的孩儿,没有往日的半分风度 宋锦嘴角一抽,没好气地打断他:“行了,您够了,我去帮您和齐铮说说好话行吧?他这人还是讲理的 ,等他回朝替你在皇上美言几句,你还怕升不了官吗?” 肖县令立马顿住,目光炯炯那:“当真?” 宋锦:“当真是当真,但是您也别太高看我,我就一乡下丫头,说的话和放屁也差不了多少” 肖县令神情莫测:“今时不同往日,你救城有功,说的话肯定管用” 虽然古话有云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但是能靠一下,先靠一下呗。
这做人啊,就得懂得变通,不然这也不能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说法 宋锦看着他这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忍不住给了他个白眼 她就说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