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柳德米拉那年21岁,从乡下到明斯克打工。

    过往的岁月中她从没有见过像边至晖这样迷人的男子。

    边至晖在白俄罗斯的那3个月,带她去听摇滚、去迪斯科舞厅放纵、带她去街机厅打游戏,甚至街头魔术师引以为傲的纸牌魔术,他都能一眼识破。

    回到酒店后,还将那把戏复原给她看。

     柳德米拉不喜欢乡下家庭压抑而隐秘的宗教氛围,也不喜欢苏联末代暮气沉沉的制度和匮乏的物质生活。

    这个从地球另一端飞过来的男人,显然满足了她对于自由和新鲜感的向往。

     等到边至晖回国,他们二人还有书信往来,她显然已对他情根深种,他也对她入迷。

    有一天,柳德米拉在信里跟边至晖说她怀孕了,边至晖没有回信。

    柳德米拉在失落中,内心情感与宗教信仰激烈挣扎。

    她来到明斯克他们曾经住过的酒店,想要到没人认识她的医院里去,了结腹中的生命。

    没想到就在酒店前台,边至晖奇迹般的出现了。

    原来他急匆匆的从中国赶来,想要搭乘明天最早的一班火车赶去她的家乡带走她。

     他们的爱情就此开始,无视双方父母的反对与不满,爱得轰轰烈烈。

     在1997年的春天,他们诞下了爱子边羽。

    他们都称边羽是天使般的宝宝。

     可在边羽有意识之后的记忆中,自己的父母并不相爱。

    边羽甚至很难相信,母亲日记中他们的爱情故事是真实存在的。

     他父母每天都在吵架,因为不同的话题吵。

    谁为谁牺牲了更多,谁爱谁更多。

     “夫妻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总是会遇到那样一道槛,成为导火索。

    ”边羽的语气逐渐冷下去,平静地讲述着,“我爸出于工作性质,常年飞往各地,在家的日子总是不多。

    他的合照中又总会出现年轻的空姐,久而久之,我妈妈心里就有点不舒服。

    ” 起初这点不舒服,是可以通过好好沟通解决的。

    但柳德米拉与边至晖生长于不同环境,思考问题的方向完全不一样,他们的沟通不被彼此接受,也因为性格强硬都不肯迁就对方,只能做到一味退步忍让,彼此便都觉得自己牺牲、让步得最多。

    随着柳德米拉年纪的增长,她焦虑的事情越来越多----例如还是不能适应申海的生活,无法适应国内的工作环境,伴侣是自由的而她和孩子却被困住的内心失衡,以及,她童年所接受的宗教教育影响着她。

    虽然那些教育,是她年少时所不屑的,可上了年纪后,那些保守的宗教观念却一直在捆绑她。

     “她开始觉得自己有罪,觉得我爸爸是引导她犯罪的罪人。

    离婚的导火索,是那个模型。

    ”边羽说,“我爸妈是因为那个伊尔76模型相识的,在他们认识之前,我爷爷就送过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