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我要什么名声。

    ” 杨青鲤道:“也就算是不要名声,但也不能这样败坏呀,你可怜可怜自己吧。

    ” 他心想,也没见过有这样竭尽全力想要将自己名声给败坏的。

     。

     “可我的确想换一种戏了呀。

    ” 真的,半点儿不想再听到什么东君与大非川了。

     “成,那换吧。

    ”杨青鲤一边说一边摇头,“哪用得了你这么多。

    ”他示意小蓟将锦匣收回去,又问道:“那你要听什么?” 这一下子把宁离给难住了,真要说换,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要听什么话本。

     乱七八糟的听过太多,其实也无大差别。

     “总归不是大非川相关的就行。

    ” “那好办。

    ”杨青鲤点头,“……这不难,你且等等。

    ” 当下吩咐了过去,话本换了一遭,杨青鲤心想,这一遭总能合意了罢? 孰料桌上惊堂木一拍,宁离当真是生无可恋,这怎么又说起来当年厉观澜与波罗觉慧的那一番冲突了。

     绕来绕去都脱不开白帝城,难不成就不能讲个别的吗? “行行好,换一个,成不成!”宁离颇有些无可奈何的滋味。

     “那换什么?”杨青鲤满腹不解,兼之委屈,“这也得你自己点一个呀,我点的你可都看不上。

    ” 宁离想了老半天,一下子竟然卡壳,说些生僻的都不会演,说些熟悉的他又听倦。

    两害相较取其轻,他说:“……那就点一个《鱼复洞庭》吧。

    ” 这说的却是战国时屈子并不忧谗畏讥、忠君报国的故事。

    屈子投江之后,鳇鱼载着他的身体返回故里,然而一路游过了秭归,行到了瞿塘峡的滟滪堆,方知道游过了,慌忙忙复返,重归洞庭。

     杨青鲤奇怪道:“你怎么爱听这故事?” 宁离说:“……难道不行?”一双眼眸跟着看过去,似问非问。

     “行行行,当然行。

    ”杨青鲤接得都熟极而流了,“就听我们小世子的,来一出屈子的戏本。

    ” 这故事杨青鲤从前并没有听过,此刻听来,倒有太半,是讲那风土人情。

     朝发白帝,暮至江陵,乘奔御风。

    [1]他从前只知道这一种故事,如今才晓得了屈子的那一遭。

     只是…… 宁离向来是个不读诗书的,怎么会忽然间对这个感兴趣了? 他想不通,自然不去再想,听这屈子鱼复的故事,也是别有一番味道。

     第10章荔枝蜜你是想要在这京中迎娶一个王妃? 10.1. 这一天,听到隔壁院子里传来的热闹声音,原来是裴昭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