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疾驰迅捷,自是不惧严寒冷风的。

     他心中有些触动,欲要说些什么,终是没有出口。

     只见得宁离手中提着一只不大的竹篮,里面彷佛放着些果子,圆盘盘,红通通。

     于是垂落目光下去:“宁宁是送与我的么?” 宁离不妨他已经发现,唇角翘起来,轻快的道:“从建初寺里得来的柿子,这江东第一名寺的果子,想必定然灵验……行之,柿柿如意呀。

    ” 。

     他将竹篮里的柿子取出来,瞧着甚是圆|润|饱|满的两个,蒂头贴了大红的花纸,一瞧就十分红火喜庆。

     伴随着活泼泼的声音:“呶,我挑的最好看的两个!” 裴昭含笑道:“丰硕圆厚,的确好看,还要谢过宁宁。

    ” 宁离被他这样夸了,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将竹篮递去。

    张鹤邻取了莲花木盘来,两只柿子俱放进去,将将正好。

     两人一并到了桌前,三声击掌罢,侍从将菜肴、汤饮布上,一桌琳琅。

     裴昭温声道:“宁宁,今日腊八,想来你应当已经用过腊八粥了,是以备下了另一道腊八豆腐,你尝尝,可还喜欢?” 那豆腐外表金黄,内里绵白,入口些微咸香,渐渐的又尝出些甜味来。

     这却是建邺周遭、滁州那片常见的,宁离从前并不曾吃过,很有些新鲜。

     侍从盛了汤,分在碗中,上好的松蕈并老鸡炖的,香气浓郁,一口下去,便热了肚腑。

     两人一贯随意,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裴昭道:“宁宁去建初寺看了些什么?” 宁离“唔”了声:“其实先去了封崇寺。

    七宝五味粥是在封崇寺里尝的,后来去建初寺,吃了素斋,还看了壁画。

    ” 裴昭略一回忆,便是点头:“建初寺的壁画,确然不错。

    ” “是呢!”宁离眉眼飞扬,“我还在墙上看见了我阿耶!” 裴昭初是一愣,旋即忆起,询问道:“可是《春归建初图》?” “对呀!” “那其实是当年西蕃大败后,元熙帝龙心大悦,令人画在建初寺照壁上的,其中还有一桩渊源。

    ”裴昭徐徐道,“……你如今所见的建初寺画壁,其实是照本摹画,真正的那卷却是画圣弟子吴彦之所作。

    ” 元熙十九年,西蕃不自量力,最终铩羽而归。

    佛理、兵法、武道皆败,输的个干干净净,而大雍应下战书的三位人物,自然是风头无两。

     年轻的画圣弟子吴彦之当时也曾亲眼观此盛会,心中激动,归家之后,挥毫泼墨,便画了那一长卷,名为《春归建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