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噼噼啦啦二十三。

    ”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过了腊八就是年。

    ”[1] 小儿嬉闹,童谣清脆,笑声回荡在巷子里,便是边上的食肆中也能听见。

     那食肆甚是简陋,只支起了几张小桌,大概是地方开的偏僻,如今坐着的食客也只有那么一桌。

    那仅有的一桌上也凄凉得很,只有两只面碗,盛着些汤汁,薄薄的铺了一层牛肉片。

     杨青鲤抱着那面碗,拈起了一筷子,正对天光。

    只见那牛肉薄的跟纸片似的,近乎于透明。

     他道:“我寻了这么久,就只找到了这一家,刀工勉强能过得去。

    ” 宁离不为所动:“别打岔了,你知道我在问什么!” 杨青鲤发现自己岔开话题失败,顿时间想要唉声叹气。

    听着巷子里那童谣还在唱着、嬉闹玩笑着,连忙说:“阿离,你没听见外面小孩唱的童谣么?现在已经要过年了,过年!还有哪个这时候会去学馆上学的。

    ” 宁离看着他:“可是你之前去过呀。

    你不是还和我说,你一入京,因为功夫不行,直接被陛下送去崇文馆了么?” 杨青鲤:“……” 杨青鲤真是一肚子的泪水,有苦都说不来,万万没想到,当时随口的吹嘘,如今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他也冬至那日才入京呢,他能去学堂里上几天?怎么就说了一嘴,宁离就给记下来了。

     实在是拗不过去,杨青鲤终于只有承认:“好罢,我其实得了旨意后,只去上了三天的学!” 宁离:“……” 宁离喃喃道:“难怪你要去拜文昌帝君,你这只上了三天,都吹出来了三十天的架势。

    ” 杨青鲤心想,读书人的事,能叫吹嘘么?他是真的真的、诚心诚意的想要去拜文昌帝君的。

    此刻将宁离看了眼,顿时恶向胆边生:“那这样,开了年后你给陛下递摺子,反正你不会去奉辰卫,不如陪我一道去崇文馆罢……咱们做一对难兄难弟。

    ” 宁离敬谢不敏:“你饶了我罢!” 杨青鲤堪称愤愤:“那你饶了我了么!” 方才宁离问他的那事情,当真是把他难住了。

     “其实后来我也问过,壁画是在建初寺里,那天你见过的。

    而吴彦之画的那一幅,如今是被藏在了崇文馆里。

    ”杨青鲤道,“……只是崇文馆大得很,我也不知,究竟是藏在馆里的哪个地方。

    ” 宁离“唔”了一声,偏要强人所难:“那你再帮我问问呀。

    青鲤,不如这样,你和先生们说,你诚心向学,还有些功课没弄清,请先生们再给你讲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