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深吻

    没给哨兵做过精神疏导,却也见过一些哨兵的精神图景。

     早年,他和同伴在灾变区边缘执行任务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大家尽全力战斗了,仍然有人被灾变因子彻底污染。

     没有办法,他用精神攻击杀死过正在朝灾变体转化的哨兵队员。

     第一次做这类事时,徐寻月刚从向导学院毕业,那个被污染的哨兵和他同届,爱说俏皮话,走之前说队长,得麻烦你帮忙把我包裹里的东西带给我的向导了,还好我们没有三级结合。

     徐寻月摧毁了那个哨兵的精神图景。

     再后来,因为相同的缘由,徐寻月见过其他哨兵的精神图景,它们要么死气沉沉,要么凶戾尖锐。

     祝回的精神图景里却有草木。

     即便是在那样遥远、那样陡峭的山壁上。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它都是赏心悦目的,尽管徐寻月知道,那里一定不会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安谧祥和、生机勃勃。

     他进入了祝回的精神世界,祝回不可能毫无察觉。

     就算被结合热影响、被他引导了,现在也该恢复过来。

     徐寻月更倾向于认为祝回在观察他,在暗处伺机而动。

     人们总能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更加自由地穿梭,现实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如这的用起来称心。

    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精神力够强的人想要有什么,就能有什么。

     祝回只是没有直接现身。

     当徐寻月以自己的衡量标准对祝回做评估时,祝回同样在评估他。

     立场如何,有多强大,能否融洽相处,是否天然契合…… 祝回的标准,会是什么? 没在原地过多停留,徐寻月绕过木屋残骸,朝那座陡峭的山靠近。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蕴养出信任,记忆将会是最有力的证据。

     徐寻月原本的目标就是祝回的记忆,尤其是那个除去祝回无人生还的任务记忆。

     关于祝回的资料,他搜集到的其实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称得上一目了然: 母亲是普通人,父亲是普通哨兵,双亲皆因灾变去世;少时在待规划区生活,觉醒后进入白塔学习,后因表现优异提前获得参军资格。

     除了今年那个帝君派下来的任务没有过多介绍,祝回的成长经历几乎能直接概括为生长在灾变时期人的普遍背景,外加天才般的潜力。

     太简单了,也太干净了。

     “……” 才走几步,徐寻月就发现了一个端倪。

     和其他哨兵只为防御竖起、视觉效果并不真实的精神屏障不同,这片雪原上的废墟格外细致,仿佛真的存在一样。

    徐寻月从前出任务的时候,就经常见到这样的建筑残骸。

     祝回的精神世界有损伤,这很正常,只要是战斗过的哨兵,或多或少都有。

     可徐寻月觉得,不仅是这样。

     那些因为感官过载、精神力使用过度而狂化的哨兵,他们的精神图景只会出现垃圾、裂痕和鸿沟,仿佛精神世界的伤口,徐寻月脚边的废墟也是典型的范例。

     而脚下这种灰黑色却以渐变的形式,杂糅、渗入到漂亮的雪地中,融为一体,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