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球飞向半空。

     对面的光希抬头望向天际,夏日午时的光线强烈刺眼,他低头交叉后退几步,判断来到小球落点,直接闭目接球。

     两人底线相持将近十球。

     “15:0,光希领先。

    ” 第二发球光希依旧下手发球,这次幸村早有准备,他跨步向前,重心落在后脚,充分蓄力。

     然而小球行踪诡秘莫测,飘忽不定。

     盯久了甚至产生多重影分身的错觉。

    场上动态视力敏感的人皆有些不适地眯上了眼。

     一时无法判断来球落点,幸村微微屈膝,调整步调,有节奏地垫步着。

     在小球落地要弹起时,倏地敏捷迅速来到距离小球地面弹起30cm的位置。

     他在小球未弹到最高点时,便直接半截击。

     这球的能量! 叶梧心下一揪,这种球的威力太猛,中学生12岁的体型接球很有可能会负伤。

     小球的反作用力让球拍无法负荷,幸村握拍有些不稳,只得双手正手握紧球拍,手腕再次发力转到拍面角度,旋转被消除了大部分。

     意外横生,球拍经受了多球的对拉磨损严重,在这时拍线突然断裂。

     面对意外,幸村神色从容,他转动手腕,小球被拍框回击回去,动作带动衣角扬起,露出白皙的腰窝。

     对面的光希并没有因对手的意外而动作停顿,他如豹子般爆发跑动,动作流畅挥拍回击一个低沉下旋球。

    垫步准备变奏上网。

     幸村垂直站姿,呈开放式打开拍面,反手击球时小球有一瞬间光晕,手肘小臂外旋一个削球。

     手臂挥动使队服布料勾勒出标致的轮廓线条。

     “这时候应该上旋球才对。

    ” “哪里,打切削更能找到机会球。

    ” 场下几人专心琢磨着两人战术。

     光希反手一击角度刁钻的斜线球,只是触球后指尖有突然间的麻痹。

     [是球力道的原因吗?]烟灰色的青年,冷漠抬眸看着对面皎如玉树般美好的少年。

     幸村提前预判上网,放松手腕改握大陆式握拍,正手将球轻轻向前方一挡。

     触拍时加了轻微下旋卸力截击,小球通过球网上方就迅速下坠, 是一记放小球。

     小球静静地躺在地上滚动。

     “幸村得分,15:15” 从球拍断裂不到十几秒,两人完成一段精彩的高操作技术。

     直到这一球结束后,幸村才到一旁更换球拍。

     重新上场后,两人不再像之前那般试探,击球节奏灵活多变。

     当比分来到4:1时,光希视线有一瞬间的模糊,但他仍然惯性挥拍一击完美的直线球。

     只是没等他看向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