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白 作品

年代文对照组不干了 第47节

    方案,试图提高这件事儿的可行性。

    她首要争取的人群,还得是首都那边的人群,对于这件事儿,她的把握不大,也没什么经验,先在国内试试水总是没错的。

     对于工作中的困难,郁竹早有预估,计划书也列举了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解决办法。

     所幸她还有一点运气在身上,这个阶段正在实行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也意味着商务局的权力不小,以及他们对县里的工商情况不说了如指掌,也算得上了解。

     他们所在的地方在祖国的南端,商业还算发达,除了历史文化因素,也有气候因素的影响。

    这儿冬天温度冬天也能长蔬菜,人也能出门干活。

     郁竹分析了现有的条件,将目标放在了制糖上面,一来工艺简单,二来这边盛产甘蔗。

     甘蔗制糖没有什么很难得步骤,除此之外,红糖的受众群体很广。

    不管是坐月子还是看望病人,或者招待客人,这都是硬通货。

     县里有制糖厂,之前是私人的,现在已经转化成了公家的厂子。

    正是因为如此郁竹干起来没有后顾之忧,不担心过几年被清算。

     不然和私人企业合作,她过几年很容易就出事了。

     郁竹计划书写了两三天,一步一步完善。

    可以说能想到的问题都提出了解决方案,做了防范。

     局长看完郁竹的计划书,心里还算满意,即使还有部分不足,那也是瑕不掩瑜。

     “制糖厂的领导班子你了解过吗?” 郁竹在脑子中过了一遍,现在主要是政府部门派过去的书记以及以前制糖厂的所有者,也就是厂长两个派系:“局长,知道一些。

    ” “你可以去和制糖厂的书记聊聊,他对制糖厂的情况了解更详细,说不定能给你带来启发。

    ” 局长这话点到为止,郁竹一下子就懂了,制糖厂书记作为外来去接手制糖厂的人员,在内部天然会受到阻碍,这会儿肯定想干出一番事业,好在制糖厂立足。

     毕竟内部的员工可不管这个厂子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谁给的钱多,吃得饱饭就跟着谁。

     而要想吃得饱饭,自然是要糖卖的多,厂子发展好。

     目前来说,她们都是为国家做事,还有相似的目标,要是双方能合作,互利共赢那是再好不过了。

     “下下周首都有一场招商引资会,你准备下,到时候你和我一起去参加。

    ”这是局长给郁竹的机会,也是给她的考验。

     “好,一定好好准备,保证不给您丢脸。

    ” 局长挥了挥手:“行了,你快去准备吧。

    ” “好呢。

    ”郁竹得到了局长的提点,准备去了详细打听打听制糖厂的书记,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她可不想给别人作嫁衣。

     制糖厂的规模不大,整个厂子也就百来号人,郁竹是个生面孔,在门口晃了几步就引起了保安的注意,被保安死死地盯着。

     没有摸清楚情况前,郁竹不准备进去,决定先回家,后面再来。

     说来她除了第一次去过刘谷兰她们的小聚会,后面因为忙都没参加过。

    既然要打听消息,那这个聚会再合适不过了。

     郁竹买了几斤红糖,准备到时候分给大家。

    不过在那之前,还得和刘谷兰透个气。

     听到敲门声,刘谷兰打开了门就见郁竹扬起的笑脸:“你怎么来了,快进来。

    ”这丫头有她年轻时候的身影,一心都在事业上,这个点过来基本就是有事。

     郁竹也知道自己上门的时间不是很合适,这不是等不及了吗,反正都是自家人,这点小细节也不那么在意:“婶子,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们吃饭了。

    ” “没有,刚吃完呢,快进来,你吃饭了没?”没吃她就去下碗面。

     “吃了,婶子,我有点事儿想来找你帮帮忙。

    ”她下班就去食堂吃了饭才过来的,偶尔叫他们来吃一顿还行,这种没打招呼就上门的事儿她可干不出来。

     “都是自家人,什么帮不帮忙的,有什么事儿你直说。

    ” “婶子,上次你带我参加的那个下午茶,你们最近还办不,有点事儿想找你们打听下。

    ” 她还以为什么事儿呢,就这:“这周末,咱们去你冯婶子家里坐坐,你等我叫你就行。

    ”这次约的地点刚好是冯平安家里,郁竹都是她们跟前过过面的人,之前几次没来,还有人问过她,被她给挡回去了,小姑娘嘛,偶尔来一次就行了,每次都来听她们几个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