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抄公 作品

第四十五章 藏器

    四月,天气渐热。

     叶州,州城。

     一处小院落内,段玉与叶知鱼、郭百忍再度聚首。

     “大哥……你总算回来了!” 此处宅院也是段玉之前秘密准备的落脚点之一,院子不大,却很是清静,一株松树郁郁葱葱,已有百年树龄。

     叶知鱼原本正在盘膝打坐,见到段玉到来,欣喜无比地上前迎接。

     “嗯,回来了!” 见到两人无恙,段玉也松了口气。

     “公子!” 郭百忍此时从另外一间厢房出来,见得段玉锦衣木冠,大袖飘飘,腰悬一黑色刀鞘,雄姿英发的打扮,不由也是眼前一亮:“好一个武秀才!” 此世重武轻文,武功名考到秀才,便可赐田三亩,刀一把,还有见县官免跪等特权。

     实际上,就是比照文秀才待遇而来,并且更加重视。

     到了这一步,便可堂而皇之地佩刀上街,一般捕快衙役不敢招惹。

     “虽一路有着波折,好在没有意外……另外,我只是个假秀才,一查就要露陷,不过正有意让知鱼你去给我捐一个武监生出来……” 段玉一笑道。

     这武监生,就类似异世的国子监学生。

     明清两代有规定,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名而欲入仕者,都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往往并不就监读书。

     《明史.选举志一》有云:“入国学者,通谓之监生。

    举人曰举监,生员曰贡监,品官子弟曰荫监,捐赀曰例监。

    ” 这武监生,实际上就是个虚名,但在此时却也有些特权,比如佩刀上街等等。

     最关键的是,可以考武举人! 在这方面,弄虚作假并无丝毫意义,因为武举人或者武进士出路大多在军队中,若是个草包迟早死在战场上。

     所以弄个武监生的功名很简单,有钱便可以。

     类似一些地主老财,花钱买个捐生,只是面子光鲜,好听罢了。

     叶知鱼一怔,旋即迟疑道:“捐武监生自然没有丝毫问题,但大哥你要考武举?” 她虽然没有筑基入道,但修炼了道法,也渐渐知晓,官气对炼气士修为有多不利,简直是如鲠在喉。

     段玉让两人坐了,才幽幽一叹:“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虽然在他印象中,八贤王注定是一艘会翻的船,但毕竟还有数年可以蹦跶,影响力也不是一时可以削弱的。

     这次反击,杀了寻云道人,肯定有些麻烦。

     原本还打算在庆都中做些投资,此时便尽数放弃,不能自投罗网。

     ‘好在我用的是假名假地,直接追索我的寻云等人也是死得一个不剩,连那神明都是如此……我就不信还能找到我头上来!’ 这个自然不能说,段玉只是道:“帮中的情报,你已经看了吧?行人司有意招募我……这就是一桩难事。

    ” 之前灭了周家,引得行人司重视,派人到帮派的事情,已经通过隐秘渠道送到段玉手上,令他冷笑不已。

     只是纵然如此,回去之后,总不能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