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

     “护照。

    ”背着枪的士兵简短地说。

     两个旅客交出了证件。

     士兵先看了莱纳的护照,花了很长时间比对照片和他本人,然后用更长的时间翻护照里的签证记录,问了些关于目的地和返程日期的问题,合上护照,但没有还给莱纳,继续翻开了安德烈的奥地利护照,看了一会,转身走开了,钻进岗亭里,拿起了电话。

     “这是正常的吗?”莱纳悄声问。

     “不太。

    ”安德烈回答,“别紧张。

    ” 岗亭里的士兵挂上电话,和坐在电话旁的士兵说了几句话,打开门,走了回来。

    “跟我来。

    ”他告诉安德烈,“有些额外的手续需要办理。

    ” “我敢肯定这里有什么误会,”安德烈开口,“我是奥地利公民----” “闭嘴,跟我过来。

    你也是。

    ”背着枪的士兵冲检查行李的人吹了声口哨,“奥图,别翻他们的箱子了,帮我把这两个人送到‘盒子’里去。

    ” “盒子”是建在哨站外面的砖砌小房间,总共有四个,没有窗,有一张折叠椅。

    两个旅客被关进不同的“盒子”里,上锁。

    莱纳对着门呆站了好一会,坐到椅子上,弯下腰,把脸埋进掌心里,叹了口气。

     第二十九章 讽刺地,并不是莱纳的护照出差错,而是安德烈的。

    他常用的掩护身份之一是奥地利人“卡尔·费尔森”,注意我说“掩护身份”,不是“假护照”,因为护照本身不是假的。

    如果斯塔西派人调查,会发现“卡尔·费尔森”有完整的资料,从出生证明到缴税记录,甚至还有一家注册在他名下的钟表铺。

    一个“无惧天气变化”的身份,用行话来说。

     唯一的掣肘是,这本护照总是处于军情六处的密切监控之下。

    在其他任何时候,牧羊人都能不受阻碍地越过德奥边境,但这次不行。

    行动处处长霍恩斯比一察觉安德烈从伦敦消失,马上推断出下属去了哪里,想做什么。

    这位头发斑白的老间谍没有试图在柏林找人,而是直接在边境检查站布置了耳目,静候“卡尔·费尔森”出现。

    事实上,囿于人手和保密需求,霍恩斯比只往两个关卡派遣了外勤:汉堡港和奥地利边境。

    假如安德烈选择在斯特拉斯堡越境,也许就能蒙混过关,但我们不讨论假如,那是故事里的漩涡,人们常常淹死在里面。

     牧羊人被押往波恩,西德的首都,柏林已经变得太危险,霍恩斯比不想涉足。

    安德烈拒绝离开他所在的“盒子”,除非他们把莱纳也一起带走。

    士兵们最后把他拖了出去,绑住双手,塞进一辆小货车的货箱里。

    军情六处和西德对外情报处都喜欢用这种小货车,要不就伪装成干洗公司,要不就是“专业园艺服务,树木移栽,草坪修剪”。

    封闭的货箱可以隐藏很多东西,武器,无线电设备,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