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更多的还是无奈。

     她精力有限,没时间去应付那些守旧派,为了避免麻烦,大部分情况下,她都会尽量避开与那些裹小脚的太太小姐们交谈的场合。

     不过同样受害于陋习,她知晓这位杨女士确实是一位思想进步的女性。

     虽出身保守家庭,却在婚后积极入学女子学堂,还曾投稿妇女报,写文章抨击那些喜好干涉女子私人生活的顽固派,支持女子剪发易服效男装等。

     因此,面对杨新枝的问好与夸赞,沈南绮当即停下脚步,和颜悦色地道谢。

     杨新枝圆弧形刘海下的眼睛带着几分钦羡地看着沈南绮,问道:“您身上穿的这莫不是件袍子?” 沈南绮笑了笑,将披肩敞开些许道:“正是件旗袍,看不出来吧?” “不细看是真看不出来,这是新样式吧?怪好看的,是哪位裁缝的巧手制作的?” 杨新枝本是好奇中带着几分客气地询问,在她敞开披肩后,却被那桃粉包裹的曼妙曲线吸引了目光,对沈南绮勇于穿这样摩登的旗袍出门感到十分敬佩。

     沈南绮还有些犹豫是否要主动将话题引导向裁缝的方向,没想到她这么上道,便坦然回答道: “是在裕祥的严老板那做的,不过主意却是我表外甥给的。

    那孩子在服装上很有些天赋,还在LoveLane路口还是哪的,开了家叫世纪的成衣店。

    ” 沈南绮装作随口闲聊的样子,模糊了地址却又将关键信息全部给出,微笑道:“孩子小打小闹的,我还没去过。

    ” “您外甥还开了成衣店?那改日我路过就去逛逛。

    ”杨新枝半是客套半是真心地说。

     沈南绮笑着点头,随后岔开话题聊了两句便与杨新枝告别。

     于沈南绮而言,她穿这身旗袍只是一次普通的对于新鲜事物的尝试,就像以往她穿着那些款式新颖的洋服出入社交场合一样。

     也许会有人好奇她的衣服是从何处购买的,但国人含蓄,多数人最多只是夸赞两句,不会询问得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