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凌安沈如霜 作品
第22章
过了一个时辰,玉竹就将这些东西收拾妥当,这才闲下来进屋陪着沈如霜,顺道理一理从江南带过来旧物。
笨重的木箱受了潮,刚打开就有霉气,玉竹有条不紊地分拣着里头的东西,在看到一把有些年岁的琵琶时犯了难,灵机一动将其抱到沈如霜面前,笑道: “正好今日无事,小姐何不弹一曲?” 沈如霜放下手中的书卷,看到琵琶时微微一愣,似是觉得熟悉又陌生,注视了良久才缓缓抚摸着琵琶上每一条裂纹与磨得光亮的琴弦,指尖如同触碰到了遥不可及的回忆,颤抖着缩了回来。
这把琵琶是外婆留给阿娘的,后来阿娘又留给了她。
不是什么名贵的玩意儿,听说是外婆偷偷攒了好几年的针线钱买的,为的只是在艰苦劳碌的日子里多几分情趣罢了。
儿时阿娘干完活就将她抱坐在膝头,手把手教她如何弹琵琶。
她对音律有几分天资,听几遍也大致会了,算是自幼骄傲之事。
只可惜来了京城后,她以为绝佳的琴音在这些贵人眼里如同一个粗陋的笑话,因此再也没有弹过。
但今日她再看到这把琵琶,满心满眼都是曾经在江南的日子,心底涌上一阵压抑不住的不甘,忽然间便再也不想藏着掖着了,对上玉竹期待的目光,笑吟吟地点了头。
在深宫里的日子已然足够难熬,总要找些事情让自己快活起来,将这枯燥乏味的日子好好过下去。
纵使那些贵人轻蔑讥笑又如何?她本就不是弹给他们听的,更不屑他们的称道,悦己便已足矣。
玉竹兴致勃勃地在院子里摆好桌椅,斟了一壶热茶,托着脸颊眨巴眼睛翘首以待。
沈如霜披上淡青织锦双蝶披风走出来,如瀑墨发随意用冰晴浅碧玉簪挽于脑后,若雪般细腻精致的面容上淡淡施了粉黛,愈发衬得好气色浑然天成,唇间一点胭脂明艳昳丽,仿佛开在雪地里的红梅。
她熟练地调着琴弦和琴轴,不一会儿就尽数归整完毕,侧抱着琵琶坐于木椅上,指尖轻盈从琴弦上扫过,撩拨之间溢出几声清丽婉转的琴音,再一转便是一首明媚温情的小曲。
听不出是哪位大家所作,也无什么复杂高深的技艺,每一个音节都平淡质朴,却带着江南化不开的柔情与温婉,仿佛阳春三月行于姑苏古街,拱桥上豆蔻年华的姑娘采花归去,回眸间莞尔一笑,活泼灵动若潺潺清泉。
沈如霜弹得出神,脑海中走马灯般闪过儿时的一幕幕,唇角都不经意地勾了起来,琴音愈发动人心弦,配上她温柔秀美的姿容与装束,活生生像是从江南画卷中走出来的一样。
玉竹听得愣神,一旁经过的宫女也不禁停下了脚步,痴痴地听着似水般温情的琴音袅袅充斥着偏殿,险些失神摔碎了茶盏。
一曲作罢,周身已经围了好些宫
笨重的木箱受了潮,刚打开就有霉气,玉竹有条不紊地分拣着里头的东西,在看到一把有些年岁的琵琶时犯了难,灵机一动将其抱到沈如霜面前,笑道: “正好今日无事,小姐何不弹一曲?” 沈如霜放下手中的书卷,看到琵琶时微微一愣,似是觉得熟悉又陌生,注视了良久才缓缓抚摸着琵琶上每一条裂纹与磨得光亮的琴弦,指尖如同触碰到了遥不可及的回忆,颤抖着缩了回来。
这把琵琶是外婆留给阿娘的,后来阿娘又留给了她。
不是什么名贵的玩意儿,听说是外婆偷偷攒了好几年的针线钱买的,为的只是在艰苦劳碌的日子里多几分情趣罢了。
儿时阿娘干完活就将她抱坐在膝头,手把手教她如何弹琵琶。
她对音律有几分天资,听几遍也大致会了,算是自幼骄傲之事。
只可惜来了京城后,她以为绝佳的琴音在这些贵人眼里如同一个粗陋的笑话,因此再也没有弹过。
但今日她再看到这把琵琶,满心满眼都是曾经在江南的日子,心底涌上一阵压抑不住的不甘,忽然间便再也不想藏着掖着了,对上玉竹期待的目光,笑吟吟地点了头。
在深宫里的日子已然足够难熬,总要找些事情让自己快活起来,将这枯燥乏味的日子好好过下去。
纵使那些贵人轻蔑讥笑又如何?她本就不是弹给他们听的,更不屑他们的称道,悦己便已足矣。
玉竹兴致勃勃地在院子里摆好桌椅,斟了一壶热茶,托着脸颊眨巴眼睛翘首以待。
沈如霜披上淡青织锦双蝶披风走出来,如瀑墨发随意用冰晴浅碧玉簪挽于脑后,若雪般细腻精致的面容上淡淡施了粉黛,愈发衬得好气色浑然天成,唇间一点胭脂明艳昳丽,仿佛开在雪地里的红梅。
她熟练地调着琴弦和琴轴,不一会儿就尽数归整完毕,侧抱着琵琶坐于木椅上,指尖轻盈从琴弦上扫过,撩拨之间溢出几声清丽婉转的琴音,再一转便是一首明媚温情的小曲。
听不出是哪位大家所作,也无什么复杂高深的技艺,每一个音节都平淡质朴,却带着江南化不开的柔情与温婉,仿佛阳春三月行于姑苏古街,拱桥上豆蔻年华的姑娘采花归去,回眸间莞尔一笑,活泼灵动若潺潺清泉。
沈如霜弹得出神,脑海中走马灯般闪过儿时的一幕幕,唇角都不经意地勾了起来,琴音愈发动人心弦,配上她温柔秀美的姿容与装束,活生生像是从江南画卷中走出来的一样。
玉竹听得愣神,一旁经过的宫女也不禁停下了脚步,痴痴地听着似水般温情的琴音袅袅充斥着偏殿,险些失神摔碎了茶盏。
一曲作罢,周身已经围了好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