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此刻听到余公公竟然他的圣明中也有沈鹤翔的一番功劳,他有点不乐意了。</P>

    </P>

    沈鹤翔的皱眉则是因为太了解三皇子的性格,之前已经预料到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此刻余公公的话则加重了他内心不详的感觉。</P>

    </P>

    沈鹤翔再也无法维持稳重,几乎是从余公公抢过了篮子。他将篮子搁在桌子上,随手拿起最上面的那本就看了起来。</P>

    </P>

    奏折打头的就是些阿谀奉承字眼,全没有实质内容!</P>

    </P>

    跳过、跳过、都跳……沈鹤翔一目十行地浏览着,很快就看到“今阳谷县黎村后山有祥瑞降临”的字样。他的眼皮跳了跳,下意识攥紧了手里的奏折。</P>

    </P>

    接下去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这后山出现的“祥瑞”是如何神奇,村人不敢隐瞒上报官府,最后表示“臣阳谷县令王奉贤,祈献祥瑞于圣驾前”。</P>

    </P>

    在奏折的最后,龙飞凤舞地写着“准卿所奏”四个大字。</P>

    </P>

    沈鹤翔作为三皇子的太傅,很熟悉他的字迹。从这些字迹中,就能看出他的心情很好。与此相反,沈鹤翔的心却往下沉。</P>

    </P>

    沈鹤翔又拿起了几封奏折,大致翻了一下,果然又都是这些东西。</P>

    </P>

    相比之下,那些献尺许长的稻穗、数斤重的南瓜,这尚算还好,因为毕竟都跟农事有关。</P>

    </P>

    至于什么长角的马、会话的狗、半夜鸣啼的母鸡就全是胡扯了。若听之任之不加以遏制,知道还会出多少“祥瑞”!</P>

    </P>

    但这位三皇子倒好,只要一听“祥瑞”之名,统统是龙心大悦,一概批示“准卿所奏”。</P>

    </P>

    沈鹤翔头痛地想,有一大波搭着祥瑞之名的奏章已经来到京城,或正在来京城的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