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贝壳 作品
第3章
等袁部长退了休,中央从北京市委调了一个田副书记过来,做了新部长,王一鸣就不再兼任办公厅的主任了,做了专职的副部长。
六个副部长中排名最后,分管了两年办公厅的工作,还有扶贫开发。
借这个机会,王一鸣曾经多次到过西江省,具体来了多少次,他没仔细算过。
有的时候是陪部长来;有的时候是陪中央和国务院的其他分管领导来;有的时候是代表部里,到西江参加这个节那个会的。
更多的是自己的分内工作,要做下一年度的扶贫开发预算前,他都要到省里转一转。
一来了解一下上一年度拨付的资金使用情况,二来听取一下省里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
虽然这只是个形式而已,但必要的形式还是要走,当然,到了哪个省,都是受到高规格的接待。
省里同志的意见也是一贯的,就是想方设法让部里多拨付些资金。
这个时候,从省长到副省长,见了王一鸣,都是异口同声地说:“困难,困难,我们真是困难,希望部里多关照。
” 第一章(6) 王一鸣每年都要跑十几个省份,听他们说的“困难”多了,也渐渐麻木了。
看着各地的省城,一年一个样,到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路越修越宽,广场越建越大,大剧院、博物馆、体育中心一个个地标性建筑越建越豪华。
尤其是党政机关的豪华办公楼,一座比一座漂亮、高档,甚至有的县级市市政府的办公楼,那规模、气派、豪华程度,放在北京,简直要把那些部委机关的办公楼比下去了。
接待客人的豪华星级饭店,更是一点也不比北京的档次差。
吃的更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了,在北京能吃到的,各个省里几乎都能吃到。
像王一鸣这个级别的干部,到了省里,随便吃餐饭,花个几千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要是省长、副省长参加接待,陪吃一顿饭,上万元的情况也会有。
真正是应了老百姓的那句顺口溜:“一餐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
” 在下面转的机会多了,也让王一鸣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他发现,由于幅员辽阔,我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东西差距、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这些差距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大,不仅没有缩小,相反,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同是做一个公务员,在发达地区工作,收入就是落后地区的几倍;就是在同一个地区,由于所待的部门不一样,收入也会有很大差距。
比如那些中央直属国企,垄断行业,一个普通员工的收入,就是其他行业普通员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但对于官员来说,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就是再穷的省份,它们的省部级领导,和中央部门的领导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大家一样坐的都是奥迪,你是八个缸的汽车,我的也是;你有八个缸的豪华大越野,我的也是。
所谓的再穷不能穷领导,一个这么大的省,不差那几个钱。
一个大省,几千万人,每年的财政收入,再少也有三五百亿,就养了几十个省部级干部,当然是不差钱。
但一到具体的扶贫开发上,绝大部分省份确实都差钱。
尤其是西江省这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更是很差钱。
有一年王一鸣到西江省搞调研,陪同他的是分管农业和扶贫开发的胡副省长,矮矮的个子,胖胖的,一脸络腮胡子,身体强健得像是个举重运动员。
一问才知道,胡副省长原来是军人出身,正师职干部转业,从地区副专员干起,一直干到地委书记,前些年刚被提拔,做了副省长。
因为前几次都是走马观花,看的都是西江省情况不错的地方,这一次王一鸣就提出,到西江最贫困的地方看一看,尤其是住在大山里的少
六个副部长中排名最后,分管了两年办公厅的工作,还有扶贫开发。
借这个机会,王一鸣曾经多次到过西江省,具体来了多少次,他没仔细算过。
有的时候是陪部长来;有的时候是陪中央和国务院的其他分管领导来;有的时候是代表部里,到西江参加这个节那个会的。
更多的是自己的分内工作,要做下一年度的扶贫开发预算前,他都要到省里转一转。
一来了解一下上一年度拨付的资金使用情况,二来听取一下省里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
虽然这只是个形式而已,但必要的形式还是要走,当然,到了哪个省,都是受到高规格的接待。
省里同志的意见也是一贯的,就是想方设法让部里多拨付些资金。
这个时候,从省长到副省长,见了王一鸣,都是异口同声地说:“困难,困难,我们真是困难,希望部里多关照。
” 第一章(6) 王一鸣每年都要跑十几个省份,听他们说的“困难”多了,也渐渐麻木了。
看着各地的省城,一年一个样,到处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路越修越宽,广场越建越大,大剧院、博物馆、体育中心一个个地标性建筑越建越豪华。
尤其是党政机关的豪华办公楼,一座比一座漂亮、高档,甚至有的县级市市政府的办公楼,那规模、气派、豪华程度,放在北京,简直要把那些部委机关的办公楼比下去了。
接待客人的豪华星级饭店,更是一点也不比北京的档次差。
吃的更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了,在北京能吃到的,各个省里几乎都能吃到。
像王一鸣这个级别的干部,到了省里,随便吃餐饭,花个几千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要是省长、副省长参加接待,陪吃一顿饭,上万元的情况也会有。
真正是应了老百姓的那句顺口溜:“一餐饭,一头牛;屁股底下一座楼。
” 在下面转的机会多了,也让王一鸣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他发现,由于幅员辽阔,我国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东西差距、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这些差距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大,不仅没有缩小,相反,还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同是做一个公务员,在发达地区工作,收入就是落后地区的几倍;就是在同一个地区,由于所待的部门不一样,收入也会有很大差距。
比如那些中央直属国企,垄断行业,一个普通员工的收入,就是其他行业普通员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
但对于官员来说,情况就又不一样了。
就是再穷的省份,它们的省部级领导,和中央部门的领导相比,丝毫也不逊色。
大家一样坐的都是奥迪,你是八个缸的汽车,我的也是;你有八个缸的豪华大越野,我的也是。
所谓的再穷不能穷领导,一个这么大的省,不差那几个钱。
一个大省,几千万人,每年的财政收入,再少也有三五百亿,就养了几十个省部级干部,当然是不差钱。
但一到具体的扶贫开发上,绝大部分省份确实都差钱。
尤其是西江省这样的经济欠发达省份,更是很差钱。
有一年王一鸣到西江省搞调研,陪同他的是分管农业和扶贫开发的胡副省长,矮矮的个子,胖胖的,一脸络腮胡子,身体强健得像是个举重运动员。
一问才知道,胡副省长原来是军人出身,正师职干部转业,从地区副专员干起,一直干到地委书记,前些年刚被提拔,做了副省长。
因为前几次都是走马观花,看的都是西江省情况不错的地方,这一次王一鸣就提出,到西江最贫困的地方看一看,尤其是住在大山里的少